高中语文:江南的冬景教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导入 一说起冬天,我们脑海中蹦出来的往往是毛泽东笔下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场景。对,那是北国的冬天。那南国的呢?很遗憾,因为疫情的强烈影响,这个冬天我们过得异常单调。这个图片是我从自己房间往外拍的样子。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我们谁也出不去,也许这就是鲁迅笔下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吧。但是南国的冬天不比别处的逊色,那么,就让我们跟随生于江南又长于江南的现代才子郁达夫走进江南的冬景吧!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注意生字词 检查生字词,学生朗读,重点词强调 再次浏览课文,带着这几个问题 1、郁达夫笔下的“江南”指哪些地方? 2、文中哪些段落直接写江南的冬景? 3、江南的冬景给郁达夫留下的印象是什么?从这几节分别找一个词概括。 三、 精读课文,含英咀华(画家刘海粟深有感触:“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的山水”) (一)郁达夫是怎样表现它的明朗的情调的?写了几幅画面?试着给每一画面取个名。(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代表发言)第2段:曝背谈天图 第5段:午后郊游图(江南山野图) 第7段:寒村微雨图 第8段:江南雪景图 第9段:旱冬闲步图 (二)重点赏析5、7自然段 1、第5节“江南山野图”(午后郊游图)写了哪些景物?写景手法上有何特点?作者感受如何? 景物:芦花、红叶、乌桕树、桕子、草;写法特点:红色、白色、赭色、绿色(多种色彩,使画面鲜艳明丽);感受:没有肃杀 饱觉含蓄的生气 2、第7节“寒村微雨图”,写了哪些景物?写景手法上有何特点?作者感受如何? 景物:河港、湖沼、微雨、寒村、河流、长桥、远阜、树林,乌蓬小船、茅屋、灯光;白描(主要);悠闲,胸襟洒脱、得失俱亡、死生不问。 四 连接阅读题答题技巧 (一)(改编)第7节侧重于写江南冬天寒村微雨的景象,请分析其表现特色。 答题模式:手法+内容+效果 手法从以下考虑: (1)选取典型场景的典型景物。 (2)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排比、对偶、夸张、 反复、借代、引用。 (3)五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 (4)写景手法:对比、反衬(动静)、正侧、 虚实结合、细节描写、白描、远近俯仰 (5)用词特点:多用动词、叠词(音节和谐,富 有音韵美)、拟声词 (6)句式特点:整散句、长短句(语言富有韵味) 答案: (1)选取了江南典型场景中的河港、湖沼、长桥、远阜、乌篷船等典型景物,运用了白描、比喻、反衬、引用、视听结合等手法,整散句结合。 (2)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江南冬天寒村微雨的景色。 (3)表达了作者对悠闲迷人江南景色的喜爱之情,语言表达富有韵味。 五、拓展延伸 (一)ppt上展示老舍《济南的冬天》片段,并提问“在文中第八段,郁达夫也写到了雪景那同样写雪景,两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何不同?” 明确答案:《济南的冬天》更多的是在进行直接的描写;而《江南的冬景》是引用诗句、避实就虚地写江南的雪景。 补充解释“避实就虚” (二)(我们发现,家乡是一个人无论如何也不能割舍的地方,老舍也好,郁达夫也好,都写出了独有的冬天好景。就像你写臭豆腐也能写出喷香十里的境界。曹文轩在《前方》中有这么一段话就很好地解释了这一点。) 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古诗十九首》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卢纶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 (三)探讨表现手法 1、请大家看看,除了写江南的冬景,作者还写了哪些地方的景色? 北国之冬、南国之冬 2、那写这些地方的景色的目的是什么呢?这是一种什么写法呢? 这是比较的写法目的是为了突出江南冬天的可爱。北国与江南的冬天的比较突出了江南冬天的晴暖温和,渲染北国冬天所不能提供的屋外曝背谈天的乐趣;南国与江南冬天的比较对“江南的冬景”作了更明确的区域界定。 (四)探究作者情感 1、面对这么可爱、迷人的冬景,作者产生了一种什么愿望? 想要散步 2、作者渴望散步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呢? 恣意享受江南的冬景(第九节原句),挚爱江南的冬景的感情。 六、反思总结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本文是如何体现的? 本文的“形”是五幅江南的冬景图, “神”是抒发了赞美、眷恋江南冬景的真情,流露出清新明朗的心境。(课本p5第三题中有类似题目) 总结: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 七、布置作业 1、抄写《沁园春·雪》一遍并背诵 2、抄写以下诗句两遍并背诵 3、抄写生字词两遍 4、第二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