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躁大王”不暴躁——例谈在陶行知思想指导下对暴躁学生的心理按摩 论文.docxVIP

“暴躁大王”不暴躁——例谈在陶行知思想指导下对暴躁学生的心理按摩 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4 “暴躁大王”不暴躁 ——例谈在陶行知思想指导下对暴躁学生的心理按摩 摘要:对于儿童人格结构及发展特点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心理学研究者聚焦的重点。而儿童的心理的健康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随着家庭条件的改善,老一辈家长对于孩子越来越溺爱,错将给孩子自由演变成纵容,因此越来越多的孩子变得骄横跋扈,缺少内在素养,而各类心理疾病也变得越来越低龄话。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育与生活是分不开的。正因此,在笑老师要更加注重学生的行为和心理。 关键词:暴躁;引导;冷静;关怀;爱的教育 一、案例描述 小懿是一名四年级学生,父母都在本地做生意,对他实在是无暇顾及,只能交给爷爷奶奶来照顾。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孩,从小他就备受宠爱,在爷爷奶奶家里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俨然一副“小皇帝”模样。久而久之,不仅他的父母束手无策,海把家中的一些坏习惯也带到了学校里来,在与同学们玩耍的过程中,一旦有丝毫不顺心,他就会叫嚷、怒吼,直到其他同学承认他的观点、服从他的安排才会罢休,日子长了,他成了班里有名的“暴躁大王”,成绩也一落千丈,许多同学都对他敬而远之。这仿佛是个恶性循环,其他同学越是远离他,他便越是不舒服,越是暴躁。 新学期开始了,刚到校园,周围的环境都很陌生,所以他处处循规蹈矩,就像一个乖孩子一样。过了几天,他和班中老师同学熟悉了以后,他便又回到了以前的状态。 这一次是我这个新上岗的老师接手了小懿班的语文课,在一天的写字课上,小懿后座的小闫不小心将墨水溅到了他的衣服上,虽然小闫及时道歉,但“暴躁大王”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拿起整瓶的墨水向小闫泼去,桌子上、墙壁上、地上、衣服上,墨水溅的到处都是,还殃及了不少邻座同学,教师里瞬间掀起了轩然大波,我向小懿走去询问情况,这一刻,小懿再也忍受不住,朝着我大吼道:“是他先弄我的!!” 二、问题分析 小懿从小就是娇生惯养,在生人面前或者处于陌生的环境中时(如新学期刚开学时),他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但是当面对自己父母、老师、同学时,他就无所顾忌了,只要有一点的不顺心、不如意,他便大发雷霆,暴躁不安,严重时甚至与父母、老师发生争吵,对同学拳脚相加。明显表露出了易怒、多疑的性格,有攻击倾向。小懿一直在爷爷奶奶的陪伴下,为何会变成现在这样一个暴躁易怒的孩子呢?仔细分析有以下方面的问题: 其一,爷爷奶奶对小懿很是溺爱,这过量的爱和纵容像是营养丰富的“肥料”,让“骄横”这颗埋在心灵深处的种子快速吸收养分,野蛮生长起来,从此,小懿不能听到任何的批评和不同意见,一旦出现不一样的声音就要用怒火去“扼杀”。他对自我过度的关注,表现出了他以自我为中心的强烈倾向。 其二,小懿从小就缺少父母的陪伴,没有父母陪伴的童年逐渐变得扭曲,他渐渐的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阳光自信,他也不会像其他孩子一样向父母学习如何与其他人进行正确友善的沟通交流。犯了错误不会勇敢的承认,只会通过暴躁、发怒来解决问题,这恰恰反映出小懿内心其实是自卑的,不敢直接面对问题。表现出他缺乏安全感,对自己过分保护的行为。 其三,以往的老师对小懿的这一行为缺乏约束,让小懿误以为遇事暴躁发怒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造成了他以为只要我发怒,别人都会让着我,问题就能解决的假象。表明小懿在成长过程中思想缺乏引导。 其四,小懿形成了错误的是非观,他紧紧抓住是小闫先弄脏他衣服这一点,固执的认为自己没有错,并且有种的理不饶人的纠缠,这和他小时候不能和父母生活学习有很大关系。这说明他缺乏正向的道德引导,在素质与家教方面有较大欠缺。 三、心理按摩辅导过程 冷静疗法 性格暴躁的学生,极其容易激动,在这样的时候,老师不能“火上浇油”,否则非但不能处理好问题,反而容易使事态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甚至有可能出现让老师难以下台的尴尬场景。遇到这种事情,最好的方法就是冷处理。作为老师,我们没必要在教室里大声斥责学生与其置气,我们可以让它坐下,为他递上一杯水,帮助他平复心情。等到学生冷静后,在考虑和他进行适当的沟通。毕竟每个人在及其冲动的情况下都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我们应该给他适当的空间冷静并反思自己的问题,使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我也是这样做的。 2、谈话疗法 课间,我找一个合适的机会,与小懿在校园大道旁的长椅上诚恳的沟通交流,在谈话中借用了陶行知先生的《四颗糖的故事》。首先发掘小懿的优点,肯定他近一段时间的表现,对他提出表扬,安抚其情绪。当他放下心中对于老师的戒备和固有的成见,我引导他发现自己的问题,让它意识到,由于自己的暴躁冲动,对同学造成了伤害。本来是个互相道歉就可以结束的意外,结果却把“战火”扩展到很大区域,造成班级纪律混乱,搅乱了课堂纪律。造成了更大的后果。聊天谈话使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引起其内心深处的愧疚,为之后的“疗法”做好铺垫。 3、给治疗留时间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