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16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脱贫攻坚,取得了物质上的累累硕果,也取得了精神上的累累硕果。脱贫攻坚英模把汗水洒在挚爱的热土,乃至于把生命镌刻在脱贫攻坚史诗中,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必将激励越来越多的后来者沿着他们的足迹,接过使命的重担。玉汝于成,功不唐捐。艰苦奋斗、苦干实干、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在广大脱贫地区蔚然成风,求发展、谋进步的种子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播撒。脱贫攻坚的实践证明,只要群众有了发展的内生动力,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下列各项中修辞手法与文中画横线句子相同的一项是( )
A.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B.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原句“求发展、谋进步的种子”是比喻句,把“求发展、谋进步的精神”比作“种子”。A.拟人,赋予了明月人的情态,把明月当作信使,携带着饱含对朋友的担忧以及祝福的书信送朋友一程。B.互文,“主人下马客在船”,“主人和客都下马都上船”;借代“管弦”代指乐器。C.对偶,“落霞”与“孤鹜”对,“秋水”和“长天”对。D.比喻,把“雪”比作“梨花”。故选D。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互联网时代,当滥用极限词的虚假广告搭上技术的便车,其负面影响更不可小视。起起伏伏的价格、稍纵即逝的福利,常令人眼花缭乱、无暇思考。销售渠道的丰富多元、广告形式的灵活多变,也对监管的覆盖面、精准性、灵敏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下列各项中,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B.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C.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原句“当滥用极限词的虚假广告搭上技术的便车”,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技术”比作“便车”。A.运用了借代,用“孤帆”代指“船”。B.运用了反问,“肯为君王卷土来?”,答案就在问句之中,加强了表达的语气。C.运用了比喻,将“江水”比作“明镜”,将两岸青山比作“屏风”。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是说“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运用了互文。故选C。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夏衍的报告文学是比较讲究艺术结构的,他改变了过去通讯、报道、速写单纯的结构方式,多做线性叙述,而使作品的结构富于变化,多姿多彩。如《包身工》巧妙地采用纵横交错的结构方法,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劳动为纵线,收放自如地勾连横向事件,使全篇宛如一条斑斓的彩带缀上一串闪光的珍珠,显得玲珑剔透.严谨精美。在人物刻画和场景的描写上,他善于选择富有特色的典型的生活片段和细节,做特写镜头式的具体描绘,增强了作品的可视性和可感性。比如包身工早晨喝粥的情景就描绘得相当细腻、逼真。那对粥的描写,使你仿佛立即看到了猪食;女工们用舌头舔着淋漓在碗边外面的粥汁,蹲在路上和门口就食的情景,使你仿佛听到了她们的饥肠辘辘;至于老板娘用锅焦、残粥搅拌清水来给女工充饥的镜头,把包身工猪狗不如的生活揭示得入木三分,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满腔悲愤!
报告文学,无论是记事,还是写人,都是作者带着自己的观点、感情来写的。任何一个作者都不会对故事和人物进行纯客观的叙述,而总是把自己的见解和感情诉诸笔端,用以说服、感染读者。夏衍的报告文学在主客观结合方面达到了浑然一体的境界。他的作品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融于一体,交错运用,并且天衣无缝,恰到好处。《包身工》是叙事的,它向人们述说包身工的悲惨遭遇;《包身工》是抒情的,在关键处常常直抒胸臆,将作者自身的深切感受、爱憎情感和着包身工的血泪一起喷出。有时,夏衍又以精确的数据和事实,围绕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为中心进行深刻分析和直接评价,使作品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下列句子中,与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芦柴棒,去烧火!还躺着,猪猡!
B.红砖罐头的盖子——那一扇铁门一推开,就好像鸡鸭一般地无秩序地冲出一大群没有锁链的奴隶。
C.像鸽子笼一般地分得均匀,每边八排,每排五户,一共八十户一楼一底的房屋。
D.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手脚像芦柴棒一般地瘦,身体像弓一样地弯。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巧妙地采用纵横交错结构方法的文章比喻成缀上了一串闪光珍珠的斑斓彩带。A.“芦柴棒”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B.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铁门比作“红砖罐头的盖子”,将女工比作“鸡鸭”。C.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高考语文辨析并修改病句——辨析病句(含答案).docx
- 2023高考语文辨析并修改病句——修改病句(含答案).docx
- 2023高考语文辨析并修改病句——真题专练(含答案).docx
- 2023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词(含答案).docx
- 2023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曲(含答案).docx
- 2023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诗(含答案).docx
- 2023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真题专练(含答案).docx
- 2023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时评(含答案).docx
- 2023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书评(含答案).docx
- 2023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学术论文(含答案).docx
最近下载
- 互联网服务网站运营专员岗面试题库参考答案和答题要点.docx VIP
- 消防安全评估方案.docx VIP
- 2023年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山西铝厂叠翠社区工作人员(综合考点共100题)模拟测试练习题含答案.docx VIP
- imax b6ac 中文使用说明书.pdf
- 经济责任审计实施方案(最新).pdf VIP
- 朝鲜族民俗介绍课件精品课件.ppt VIP
- 消防安全评估消防安全评估方案.docx
- 2023年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城区街道黄村村社区工作人员(综合考点共100题)模拟测试练习题含答案.docx VIP
- 2023年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城区街道高家湾村社区工作人员(综合考点共100题)模拟测试练习题含答案.docx VIP
- 工程勘察与设计流程指南.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