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带状疱疹疾病机制、临床表现、瘙痒分类、带状疱疹神经性瘙痒机制、疼痛与瘙痒关系和原因分析及中西医治疗措施
                    带状疱疹疾病机制、临床表现、瘙痒分类、带状疱疹神经性瘙痒机制、疼痛与瘙痒关系和原因分析及中西医治疗措施
概述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皮肤病,由于皮疹呈带状分布,所以叫做带状疱疹。
1.约 58%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出现神经性瘙痒的症状。
2.带状疱疹神经性瘙痒的持续时间比其后遗神经性疼痛长。
3.带状疱疹神经性瘙痒的患病率 30%~58%?不等,表明其为带状疱疹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轻度带状疱疹神经性瘙痒的发病率为54.71%;
中度为28.30%
重度为16.94%。
中、重度的瘙痒会因患者不断搔抓造成继发性皮肤苔藓样变;
部分严重、顽固性瘙痒会持续 3 年以上;
长期顽固性瘙痒还会引发患者抑郁、失眠、焦虑 等症状,甚至出现严重自残行为。
瘙痒分类
1.外周性瘙痒。主要是由于感染、干燥或其它皮肤损伤所导致,由 C 类神经纤维传导,如荨麻疹、蚊虫叮咬引起的瘙痒多属此类;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
2.神经源性瘙痒。神经通路受累引起的中枢性瘙痒,如胆汁瘀积引起的瘙痒;?
3.神经病理性瘙痒。瘙痒传入途径中任何一点损伤所引起的瘙痒都称神经性瘙痒。带状疱疹神经性瘙痒及偶尔伴发于多发性硬化的瘙痒均属此类;
4.精神性瘙痒。以瘙痒为主要症状,并且精神心理因素在引起、加剧或持续瘙痒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种瘙痒性疾病。如寄生虫妄想症。
带状疱疹神经性瘙痒机制
带状疱疹神经性瘙痒属于神经病理性瘙痒。下面为其可能机制:
1.局部神经损伤
可能机制:当传递疼痛和瘙痒的C 神经纤维发生局部损伤时,瘙痒神经纤维就会出现。
①可能是神经系统受损后导致病变局限在传入神经的某一点上,从而通过不同的传入途径引起瘙痒。
②带状疱疹通常会导致下层和中层真皮神经纤维受损,有严重带状疱疹后瘙痒患者在发痒区域损失了96%的表皮神经。
2.传入输入中枢神经元剥夺
可能机制:当中枢瘙痒神经元失去传入输入时,会发生过度兴奋。
①通过自发放电去神经中枢瘙痒神经元产生了带状疱疹神经性瘙痒。
②外周传入区域的瘙痒敏感神经元的电活性增高导致带状疱疹神经性瘙痒。
3.中枢神经纤维过敏
可能机制:脊髓内缺乏对瘙痒抑制的神经元。
①二级感觉神经原兴奋与抑制失平衡等都可能参与了带状疱疹神经性瘙痒的产生。
疼痛与瘙痒关系
疼痛和瘙痒都是由于表皮与真皮交界处的游离神经末梢受到刺激而产生的,并沿着相同的神经元传递,到达大脑皮层。
痛和痒之间既密切相关,又各有不同。
1.发生部位不同。
痒只发生在皮肤浅表层;
而痛可发生在皮肤表面和皮下深层,甚至内脏器官。
2.组织学检查结果。
痒觉的无髓鞘纤维分布在表皮的浅层内;
而痛觉末梢则分布在表皮-真皮交界处和皮下深处。
3.去皮肤表层,痒感消失,但痛觉仍然存在。
4.热可以减轻瘙痒,却不能减轻疼痛甚至使疼痛增加
5.吗啡可以止痛,但却常常引起瘙痒。
6.将组胺注射至皮肤表皮浅层引起瘙痒,注射至基底层以下则引起疼痛。
7.传统理论认为轻度疼痛可引起瘙痒,即当从 C组纤维传输微弱的信号时会出现瘙痒感。
治疗
西医治疗
对该病的治疗方法多为病案报道,如:局部注射布比卡因注射液神经阻滞、口服卡马西平及羟嗪、外用阿米替林及氯酮胺凝胶、眶上神经电刺激、硬膜外联合局部浸润治疗方法、微波、电磁、激光等
理疗。
中医治疗。针灸对带状疱疹及顽固性瘙痒性皮肤病有很好临床疗效及数据支持。
火针
功效:开门祛邪、祛风止痒,以热引热、火郁发之止痒,补火助阳,通络止痒。
优势:安全性高,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疗效提高,治疗周期缩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黑色玫瑰征”早期、中晚期食道癌临床表现及X线、CT和MRI影像学征象提示.doc
 - 《成人流行性感冒诊疗规范急诊专家共识(2022 版)》更新要点.doc
 - 2022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可能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影像学检查变化、骨密度及骨测量方法变化及骨折风险分层药物选择变化等更新.doc
 - COVID-19相关心肌损伤和心肌炎临床症状和评估管理.doc
 - D-二聚体骤升骤降案例分析及原因总结.doc
 - ICU探视政策和家属在床旁重要性.doc
 - Takayasu动脉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诊断评估药物治疗及侵入性治疗方式.doc
 - Whipple病和膜性肾病关联及病例介绍.doc
 - 病毒感染后持续肌肉疼痛和肌无力病例说明及肌炎疾病症状分析.doc
 - 常用抗流感病毒药物、老人、儿童、妊娠期和哺乳期、肝肾功能不全等特殊人群甲流抗流感病毒药选择、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doc
 
- 单纯疱疹病毒生物学特点、感染特点、临床表现、治疗原则、疫苗研制现状及检测方法.doc
 - 单脐动脉、多血管脐带等脐带数目异常疾病影像超声表现.doc
 - 第4代β受体阻断剂贝凡洛尔药物药理学特性、药代动力学、临床效果及安全性.doc
 - 定期体检、健康饮食、保证睡眠、戒烟戒酒等保护心脏注意事项.doc
 - 儿科细菌性感染降钙素原指标升高意义、非感染因素、判读化验单注意事项、使用建议及疾病鉴别诊断程序图.doc
 - 儿童肺炎使用喹诺酮类药物与左氧氟沙星选择、使用风险及疾病总结.doc
 - 儿童过敏性鼻炎口服抗组胺药和鼻内抗组胺药不同年龄段用法用量.doc
 - 儿童过敏性直肠结肠炎FPIAP疾病机制、症状体征、诊断标准、辅助检查、母乳喂养注意事项及羊奶粉或驼奶喂养建议.doc
 - 儿童和成人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的护理过渡:美国血栓与止血网络(ATHN)国家质量改进项目.doc
 - 非酮症性糖尿病性癫痫病例回顾、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doc
 
最近下载
- 8. 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分析课件.ppt VIP
 - 2023年资料员资格考试题库答案下载.docx
 - 2025年工业5G终端设备发展报告-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44页.pdf VIP
 -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学课件.pptx
 - 金太阳福建省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含答案(9科试卷)1.pdf
 - 2025-2025学年人教新目标版八年级上册英语作文范文.docx VIP
 - 大学生人际交往(新)课件.ppt VIP
 - 【北京市】2016年 北京市建设工程计价依据 概算定额 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下册).pdf
 - 省重点项目信息管理系统运维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doc
 - 四川省办渠道培训考核_DDEI试卷附答案.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