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床儿科护理手腕带创新改良方法
临床儿科护理手腕带创新改良方法
手腕带是每个住院患者入院后的身份象征,患者身份识别贯穿于整个治疗护理活动中,只有基于准确的患者身份识别,才能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治疗措施,正确的佩戴腕带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若患儿在医院内走失或检查中发生意外,通过腕带上的信息可及时与患儿所在的科室联系,有效降低患儿走失的风险。若患儿在院内突发病情变化需要抢救时,腕带上提供患儿的身份及诊断信息,给医务人员挽救患儿生命赢得宝贵时间。 成人患者能配合佩戴,然而对于小孩子来说正确佩戴腕带比较困难。部分婴幼儿在佩戴腕带时会出现以下现象:由于患儿皮肤娇嫩以及腕带材质问题,皮肤会出现皮疹、发红甚至摩擦伤;腕带佩戴过松,会因为患儿的肢体活动频繁造成其脱落而失去身份核对的意义,若佩戴过紧,轻者会导致勒痕,重者会影响肢端血液循环。以上不良现象均会造成家长的不满情绪甚至造成医患纠纷、投诉等。
医院腕带改良
手编红绳法.用手编红绳辅助佩戴,将手腕带套于红绳上,再将红绳佩戴于患儿的手腕上。手编的红绳,外表美观,符合孩子们的审美需求,孩子们愿意佩戴;能避免部分患儿对手腕带过敏的问题。
改良式手腕带 使用红绳以来,腕带悬挂于输液杆上或者用别针固定于衣服上的情况大大减少,增加了患儿腕带正确佩戴的成功率。 2、止血带环法 临床上常用物品把现有腕带改良成一种新式腕带,现介绍如下: (1)准备材料:腕带1根、一次性止血带1根、剪刀1把、双面胶; (2)减去腕带细带部分,留取信息部分; (3)根据患者腕径的长度剪取一次性止血带; (4)将写好患者信息的腕带用双面胶固定于剪取的止血带上; (5)止血带环带于患者腕部,接头处用双面胶粘合。 新式腕带制作简单,取材方便,长度可根据患者腕径量取后制作,可谓量体裁衣,止血带边缘柔软,不易割伤患者皮肤且增加舒适度。
3、3M胶带法 护士根据患儿年龄、皮肤情况、配合程度、过敏史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腕带佩戴方法:年龄3岁、皮肤完好、能主动配合、对腕带不过敏的患儿,将按照医院标准正确佩戴手腕带;对年龄3岁、皮肤异常、不能主动配合、对腕带过敏的患儿,孝感市中心医院采用创新腕带方法。
创新腕带佩戴方法:评估患儿选择合适的部位,先比划腕带调至合适大小,将3M胶带剪成腕带大小的长度,贴于腕带背面,再将腕带戴于患儿合适的部位,松紧度以一指为宜,按扣处再剪一2cm*4cm的3M胶带贴好,保障按扣不接触患儿皮肤,以免擦伤。责任护士每天检查戴腕带的部位的皮肤及肢体末梢血液循环情况,保证佩戴部位的皮肤完整、无擦伤、无过敏反应、血运情况良好。 4、弹力圈法 新生儿监护室无家属陪护,腕带是识别新生儿身份的唯一凭证,新生儿监护室要求腕带佩戴率达到100%。保温箱内温湿度环境恒定,但护理人员的很多操作都需要扫描腕带进行核对,会频繁的开关箱门接触患儿,一方面无形中增加医院感染的发生的机率,另一方面,外界的气流会随着箱门的开放快速进入到保温箱内,对早产儿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刺激,不利于患儿恢复。 针对这一问题,用宽1.5厘米的弹力带,根据患儿肢体围度自已缝制弹力圈,大小以不脱落、不影响肢体血运为标准,再用柔软的绸带将腕带与弹力圈相连,腕带置于保温箱外。这样即扫描腕带既不用开箱门了,还可以保证腕带佩戴于患儿肢体上。
安全别针法
新生儿监护室用安全别针将手腕带别在宝宝外衣上,更换衣物时随同更换。 这样佩戴手腕带优点显而易见: (1)取材方便,佩戴方便。 (2)安全性好,一般小于5岁的宝宝基本打不开安全别针(大于5岁的小孩手腕带可以直接佩戴在手腕上)。 (3)使用PDA扫描手腕带上二维码更方便快捷(宝宝小小的手腕脚腕活泼好动,护理操作时往往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对准二维码来扫描)。 (4)佩戴在袖肩部还能保持手腕带清洁卫生,延长手腕带的使用寿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黑色玫瑰征”早期、中晚期食道癌临床表现及X线、CT和MRI影像学征象提示.doc
- 《成人流行性感冒诊疗规范急诊专家共识(2022 版)》更新要点.doc
- 2022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可能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影像学检查变化、骨密度及骨测量方法变化及骨折风险分层药物选择变化等更新.doc
- COVID-19相关心肌损伤和心肌炎临床症状和评估管理.doc
- D-二聚体骤升骤降案例分析及原因总结.doc
- ICU探视政策和家属在床旁重要性.doc
- Takayasu动脉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诊断评估药物治疗及侵入性治疗方式.doc
- Whipple病和膜性肾病关联及病例介绍.doc
- 病毒感染后持续肌肉疼痛和肌无力病例说明及肌炎疾病症状分析.doc
- 常用抗流感病毒药物、老人、儿童、妊娠期和哺乳期、肝肾功能不全等特殊人群甲流抗流感病毒药选择、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doc
- 临床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发病机理、疾病危害及立体定向放射消融治疗实际应用效果.doc
- 临床肺动脉CTA检查基本原则、 PE概率低、PE概率中等、PE概率高及D-二聚体纠正.doc
- 临床肺炎病例介绍、CT影像学特征、与肺水肿区分关键要点及问题探讨.doc
- 临床风湿病并发症系统性硬化症临床表现及心电图表现.doc
- 临床腹股沟疝和股疝区分、高发年龄和手术治疗.doc
- 临床肝病鉴别诊断,保肝药物合理使用及误区.doc
- 临床高血压疾病发病率、危险因素、治疗控制、中青年血压管理方式、治疗方式选择及未来数字化疗法优势.doc
- 临床骨科外科髌骨脱位临床检查方法、诊断、治疗策略和手术方式操作流程.doc
- 临床冠脉造影技术应用、冠脉造影剂剂分类特性、造影剂不良反应、不良反应预防及处理措施.doc
- 临床护理呼吸机常用通气模式、参数设置和调节、适应症、并发症及撤机标准.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