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意象写意,菊花传情微课设计方案.docxVIP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意象写意,菊花传情微课设计方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一意象写意,菊花传情微课设计方案 录制时间:2022年12月微课时间:5分50秒 本微课名称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一意象写意,菊花传情 知识点来源 学科:初中语文 年级学期:七年级上册 教材:统编版 基础知识 熟读成诵,整体感知诗词内容。 教学目标 从意象中体会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教学类型 讲授型、启发型、理解型 设计思路 谈话导入一诵读故诗一解读意象一体味情感一总结 教学过程 内容 时间 一、片头 赏外在物象,品内在心意。欢迎来到趣味语文微课堂!今天, 让我们一起走进《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从意象中品味诗中情。 15秒 内 二、正文讲解 一、谈话导入 意象是诗人表情达意的载体,是构成诗最基本的元素。 那么什么是意象?意:即诗人要传递出的情感思想,是无形 的、抽象的;象:是诗中所描写的景物形象,是看得见摸得 着、客观存在的。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 意的寄托物。比如《次北固山下》“归雁洛阳边”,这里的 大雁就是一种意象,诗人借鸿雁来抒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了解了什么是意象,下面,我们将从诵读古诗、解读意 象、体味情感这三个方面来展开学习。 二、诵读古诗 首先,我们先来朗读一下这首古诗,读的时候注意字音和 停顿。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三、解读意象 (-)探究“菊花”意象 5分20 秒 过渡: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这 首诗,其中哪一句写的是想象之景呢? 是的: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怜,怜爱,怜惜。傍,靠近。我远远地怜爱着故乡的菊 花儿,它们应该在硝烟弥漫的战场旁独自默默盛放吧!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 长安不仅是故园,更是诗人生活了多年的帝都,如今,竟然 被安史乱军所占领。历经战乱的诗人和长安相隔甚远,在重 阳节这一天他想象着长安城中的一幅乱象:战火纷飞,残垣 断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 为什么诗人写怜爱菊花,菊花的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深 刻涵义呢? (二)品味“菊花”意象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古人有登高、赏菊、插茱萸、喝 菊花酒的习俗。 古代诗人历经战乱,辗转漂泊,或思乡怀人,或悲愁叹 老,或伤时忧民,常常借助重阳登高、饮酒赏菊一吐胸中块 垒。于是菊花也便具有了 “伤时感怀、思念故乡”的意象。 【知识迁移】杜牧在《九日齐山登高》中吟诵到:“尘 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 世间难得碰上开口笑的日子,今天登高饮酒,应该把菊花插 个满头再归去。菊花之中隐含着壮志难酬的愁闷。 又比如:张籍在《重阳日至峡道》中高唱到“逢高欲饮 重阳酒,山菊今朝未有花”。重阳日遇到高山自然想喝点重 阳酒,只可惜今朝这里的山菊还没有开花。山菊即野菊,借 用菊花感叹自己生不逢时,命运多舛,事事不能如愿。 四、体味情感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这句话表面看来写得平直 朴素,实际构思精巧,情韵无限。 要知道这天是个特殊的日子一重阳节,但是这不是一般 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 作者写长安的菊花,其实就是在感时伤乱,思念故国,他希 望能早日平定安史之乱,国家能恢复到和平时代,让那些饱 经忧患的人民能够远离战争的摧残。 五、总结 诗意象承载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复杂的感情。希望同学 们多积累古诗中的意象,来提高诗词鉴赏能力吧! 三、结尾 好了,这节课就讲到这里,谢谢观看! 15秒 内

文档评论(0)

贤阅论文信息咨询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在线教育信息咨询,在线互联网信息咨询,在线期刊论文指导

认证主体成都贤阅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4MA68KRKR6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