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标实践教学案例:美文美学,一课四练之《乡下人家》.docxVIP

语文新课标实践教学案例:美文美学,一课四练之《乡下人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新课标实践教学案例:美文美学,一课四练之《乡下人家》 【教例简述】 教学启动: 余老师直接入课,点明课型: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美文《乡下人家》,这篇文章写得太美啦,我们要着重学习课文中的语言,这是一节语言学用的训练课。 学习活动设计: 一、美美地说话 二、美美地认读 三、美美地读背 四、美美地写作 活动一:美美地说话 余老师先给学生一个说话的示例,屏幕显示: 《乡下人家》正如一幅田园风光的优美画卷:那爬上屋檐的碧绿的藤蔓,那依着时令开放的美丽的鲜花,那从土里探出头来的鲜嫩的竹笋……这一切都使人如临其境,仿佛让我们一起享受乡下人家生活的乐趣。 学生自读课文,画出重点句子,用“那……那……那……这一切都使人身临其境,仿佛让我们一起享受乡下人家生活的乐趣”的句式来说话。 学生分享,老师点评并小结,屏幕显示: 《乡下人家》正如一幅田园风光的优美画卷:那爬上屋檐的碧绿的藤蔓,那依着时令开放的美丽的鲜花,那从土里探出头来的鲜嫩的竹笋,那觅食的小鸡,那乡下人家在门前树荫下的晚餐,那天边的红霞,那向晚的微风,那归巢的鸟儿,那纺织娘美妙的歌声……这一切都使人如临其境,仿佛让我们一起享受乡下人家生活的乐趣。 活动二:美美地认读 1.读准字音:藤、攀、檐、饰、竖、趣、芍、嫩、率、耸、觅、倘、捣、谐、巢 2.读记数量词:一道风景、一对石狮、几株花儿、几分华丽、一派风光、几十枝竹、一片浓荫、几场春雨、一只母鸡、一群小鸡、一条小河、一幅画卷 3.读记四字短语:别有风趣、农家风光、房前屋后、石桥旁边、绿树荫下、天高地阔、自然和谐、田园风景、月明人静 4.读记五字短语:小小的房屋、绿绿的浓荫、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归巢的鸟儿、迷人的风景 活动三:美美地读背 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发现这一段中的写作密码:第一层是描写,第二层是议论。然后把这一段分成两层朗读。 学生笔记,屏幕显示:第一层描写,第二层评说,动词用得好。 学生读背课文第2自然段;然后把描写和评说两层划分开。老师强调抓住每一段的中心词。 活动四:美美地写作 学生先读一首小诗,屏幕显示: 在天晴了的时候, 该到小径中去走走, 给雨润过的泥路, 一定是凉爽又温柔。 炫耀着新绿的小草, 已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 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然后屏显要求:请写小诗: 夏天晴朗的时候, 请到乡下人家去走走。 …… 学生写诗,分享交流,老师小结: 夏天晴朗的时候, 请到乡下人家去走走。 他们的屋前, 瓜藤正攀上棚架, 花儿依着时令开放。 小鸡在竹林中觅食, 鸭群在小河中戏水。 天边的红霞, 向晚的微风, 都来装点这美好的农家风光。 最后结课,屏显内容: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独特、迷人的风景。 【教例赏析】 这节课如同乡下人家一般美丽和谐,跟着余老师上课,就如同到乡下人家走了一趟,看到了那爬上屋檐的碧绿的藤蔓,那依着时令开放的美丽的鲜花,那从土里探出头来的鲜嫩的竹笋,那觅食的小鸡,那乡下人家在门前树荫下的晚餐,那天边的红霞,那向晚的微风,那归巢的鸟儿;听到了那纺织娘美妙的歌声,那小鸟清脆的鸣叫,那农民爽朗的笑声…… 美文就应该美教,美美地读,美美地背,美美地品,美美地写,这就是诗意手法的魅力,这就是语文该有的样子。 余老师特别重视语言文字的品读和运用,他不是让学生随意地读写,而是巧妙地设计了学习训练活动。他的一段示例,就牵引出学生无数美好的表达;他的一个发现,就指导了学生“描写+评说”的表达方法;他的一首小诗,就让学生有不吐不快之感。这就是余老师的教学艺术和智慧。 这一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余老师“利用课文资源,有效组织学生的课中实践活动”的教学理念。他不仅利用本课的资源,还前后勾连,巧妙利用别的课文来激发学生表达欲望。这节课也完美地诠释了余老师“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的好课标准。这节课还充分表现出余老师“板块式、主问题、诗意手法”的教学特点。 这是一节自然、和谐、美丽、高效的课,如同一杯乡醪,让人回味无穷。

文档评论(0)

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各学科教育教学资料、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4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