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脉综合征现代诊治-洪志斌.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A、非ST段抬高的ACS药物治疗 患者的药物治疗除避免大剂量溶栓治疗外,其他治疗与ST 段抬高的患者相同。冠状动脉内窥镜检查发现在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中,梗死相关血管新鲜血栓检出率高达80%-90%。血栓以白血栓(血小板血栓)和混合血栓为主,红血栓所占比例较少,应避免使用溶栓方案。 * 1.GPⅡb/Ⅲa受体抑制剂 ① GPⅡb/Ⅲa受体是各种途径诱发血小板聚集的最后共同通道; ② GPⅡb/Ⅲa受体抑制剂具有特异性的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动脉血栓形成作用; A、非ST段抬高的ACS药物治疗 * 1.GPⅡb/Ⅲa受体抑制剂 ③ 常在阿司匹林和肝素应用下加用GPⅡb/Ⅲa抑制剂; ④ GPⅡb/Ⅲa受体抑制剂中最早应用临床的是阿昔单抗,为GPⅡb/Ⅲa受体的单克隆抗体。通过占据GPⅡb/Ⅲa受体的位置而阻断血小板聚集反应。 A、非ST段抬高的ACS药物治疗 * 1.GPⅡb/Ⅲa受体抑制剂 ⑤ 多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性治疗前后,可明显降低ACS患者介入治疗后的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⑥ 目前认为GPⅡb/Ⅲa静脉制剂仅限于介入治疗的ACS患者 A、非ST段抬高的ACS药物治疗 * 2.低分子肝素 临床试验(ESSENCE、TMIⅡB 和 FRAXIS )显示在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使用低分子肝素在降低心脏事件方面优于或等于静脉滴注肝素的疗效。由于其使用方便,不需监测凝血时间,故已主张用低分子肝素替代普通肝素治疗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非ST段抬高的ACS药物治疗 * 1. 依据: ① 明确危险度分层,可发现10-15%的患者无严重冠脉狭窄,20%左右为3支病变或左主干病变,而后者可在有创治疗后生存率提高,避免等待带来的危险; ② 减少住院时间; ③ 由于使用低分子肝素和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治疗,介入治疗风险大大下降; B、非ST段抬高的ACS 的介入治疗 * 2.策略 首先进行危险分层,低危险度的患者可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对于中危险度和高危险度患者合并心源性休克时紧急介入治疗为首选,而高危险度患者合并心源性休克时应先插入IABP ,尽可能使血压稳定再行介入治疗。 B、非ST段抬高的ACS 的介入治疗 * C、出院后长期药物治疗 1. 无禁忌症时,阿司匹林75-325mg/d; 2. 阿司匹林过敏或胃肠道疾患不能耐受患者,并且无禁忌症时,使用氯吡格雷75mg/d; 3. UA/NSTEMI后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9个月; 4. 无禁忌症时使用β-blocker; * 5.ACS患者,包括血管重建治疗患者,如果LDL-C>130mg/dl,控制饮食并口服他汀类降脂药; 6.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室功能不全(LVEF<0.4)、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口服ACEI。 C、出院后长期药物治疗 * D、消除危险因素 1.控制高血压<130/85mmHg; 2.戒烟,保持适当的体重、日常活动和饮食; 3.他汀类降脂药治疗LDL-C>130mg/dl; 4.如果单独出现HDL-C<40mg/dl或同时存在其他血脂指标异常,使用贝特类或烟酸类药物; 5.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糖水平; 6.重视患者的健康教育。 * 谢 谢! 常见即发输血不良反应 1.发热反应 2.过敏反应 3.溶血反应 一 输血不良反应的定义 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了原来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输血不良反应中最常见的是输血免疫反应。 二 输血不良反应的分类 1、按发生的时间分为: 即发型输血反应 迟发型输血反应 2、按免疫学分为: 免疫性输血反应 非免疫性输血反应 各种血液成分的输血不良反应及类型 1.不同品种发生不良反应率:白细胞6.49%;浓缩红细胞1.06%;洗涤红细胞0.47%;血小板0.4% 2.不良反应率:发热反应 52.1 %(发生率2.9% );过敏反应42.6 %;溶血反应4.5% 四 常见输血不良反应 1.发热反应 2.过敏反应 3.溶血反应 4.输血相关的急性肺 损伤 5.输血后紫癜 6.血小板输注无效 7.循环负荷过重 8.肺微血管栓塞 9.输血相关性移植物 抗宿主病 10.细菌污染性输血 反应 1. 发热反应 发热反应:是指在输全血或血液成分期间或输血后1~2小时内,体温升高1℃以上,并以发热、寒颤为主要临床表现一类的输血反应为发热反应。 (1)发生原因 致热原:一般指引起发热反应的各种微量物质,包括细菌性热源、药物中的杂质,非蛋白质的有机或无机杂质、采血器材或输血器上

文档评论(0)

封样的男子2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