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制作的机器人
青阳县第四小学李欣
?、说教材分析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上午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聚焦课程标准提升核心素养——我制作的机器人》。《我制作的机器人》是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第8册的第3单元第14课。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机器人的用途、结构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本课中,同学们将通过搭建无人驾驶小车来了解机器人制作的一般步骤,要知道在制作机器人前首先要根据任务选择合适的零件;了解机器人硬件的搭建过程;知道如何给机器人编写程序,并下载到机器人中。
二、说学情分析
1、优势
内部:学生的兴趣浓厚、思维活跃、逻辑能力较强。
外部:学校大力支持、软硬件条件良好、跨学科融合互动。
2、劣势:学习差异较大、信息敏感度稍弱、解决问题和迁移能力相对不足。
3、期待关注:关注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选择贴近生活的学习内容、亲历解决问题的全部过程。
说教学目标
1、新课标
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课程新课标。主要包含三大目标:核心素养、总目标和学段目标。
2、本课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会根据任务选择建机器人所需的零件。
②能组装符合要求的机器人。
③能编写机器人控制程序。
(2)过程与方法
①了解制作机器人的一般步骤。
②掌握调试机器人的方法,能解决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乐于观察,展开想象的翅膀,愿意将身边的事物与智能化联系。
②培养学生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③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信息素养。
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播放播放港珠澳大桥通车时,无人驾驶汽车在大桥上奔驰的视频。
播放视频,让学生感受到无人驾驶汽车的神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制作机器人的欲望。
分析任务,确定零件。提出任务:搭建一台无人驾驶小车,展示机器人制作步骤流程图,让学生了解机器人制作的一般步骤。明确小车实现能自动前进、检测到障碍就停止的功能,引导学生选用合适的零部件--超声波传感器。并简单解释超声波传感器工作原理。出示流程图,通过对流程图的分析,让学生对机器人程序的实现过程也有了了解,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将学生分成两人一组,并确定好分工,一人负责搭建机器人,一人负责编程。对照老师出示的超声波避障小车搭建视频来搭建。学生在搭建的过程中,老师要巡视指导。注意提醒学生搭建步骤,提醒学生注意搭建顺序,还要注意接口的序号。重点关注动手能力弱的学生,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编写程序、调试运行。先演示打开编程软件,编写程序。重点提醒:要想一直前进,就需要永久循环。如何判断超声波传感器是否检测到障碍(返回值5)呢?再演示将计算机和机器人连接的方法,并下载程序运行。
询问学生是否运行成功,并出示部分常见不能成功运行的原因。
出示作业,总结收获。
说作业设计
1、出示作业设计。
出示三道作业题。基础题、进阶题和创新题。让学生根据自身掌握的情况自由选择完成。
2、出示创新题完成搭建效果图和程序代码并加以讲解。
说设计特色
1、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生活出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硬件搭建与软件编程相结合: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和计算思维,注重团队分工合作。
3、关注拓展迁移:活动的设计关注拓展迁移,关注学科融合,关注学生体验。
4、作业分层设计: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说课后评价
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课教学的升华, 一方面培养学生对信息活动过程进行评价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对已学知识和技能的再提升,因此我设计了一张学习自评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相应打分,自评表内容分为设计机器人、搭建机器人和控制机器人三个部分。分别从1颗星到5颗星,让学生自己评价。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自我评价不仅可以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在本节课中的表现和学习体会。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坚持按照“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以全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使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