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页,共二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诗歌的分类: 诗、词、曲 体式分: 1、古体诗、近体诗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古风、楚辞、乐府诗。古体诗不讲究对仗,押韵较自由。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第二页,共二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流派: 唐诗: 1、山水田园派(王、孟) 2、边塞诗派(王昌龄、岑) 宋词(长短句) 1、婉约派 2、豪放派(苏、辛) 第三页,共二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近三年考题: 07年阅读下面的诗,完成23—24题。? (共4分)??? ?????????????????????? 次北固山下??? ????????????????????????? 王? 湾??? ???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2分) ???? ? 24.“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2分) ? 主旨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名句的赏析 第四页,共二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0.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2分) ? 2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2分) ? 名句的赏析及实际运用 诗意的理解及运用 第五页,共二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20-21题。(共4分)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0.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狩猎场面。(2分) ? ? 21在下阙中作者运用两个典故,表这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描绘场面 运用典故表达的思想感情 太守率领众多随从,纵马飞奔,像狂风一样越过小山岗 第六页,共二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此次书写此人的“离愁”——深深的怀念古国的愁绪,词人用了哪些事物(景物)来寄寓愁怀? 残月、梧桐、清秋、深院 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一句深受世人赞誉。请你就此句的妙处做点简要赏析。 第七页,共二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运用比喻,离愁如纷繁芜乱的丝,丝与思又谐音双关,将无形的愁化作有形的丝,含蓄深沉的将作者对故国的无限思念表达了出来。 第八页,共二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天净沙 秋思》 词意:羁旅天涯的游子的孤独愁苦。 手法: 寓情于景 苍凉的深秋晚景 漂泊孤寂的愁苦之情 动静结合 古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第九页,共二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考查内容: 1、诗意的理解 2、语言、情感的品味 3、写作技巧的分析 4、感知形象、开放性试题 第十页,共二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一、怎样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1、抓题目:内容的概括或写作缘由的交代 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把握诗词曲的“文眼” :诗词的灵魂,对诗词内容和中心有概括作用 如《钱塘湖春行》中“爱” 3、结合写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风格进行理解 如:《春望》 沉郁顿挫 第十一页,共二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作者的经历和形象: 1、豪放洒脱:李白— 天生我才必有用…… 2、忧国忧民: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 3、归隐田园、钟情山水:陶渊明—采菊东篱下 4、爱惜人才: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 5、儿女情长: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 6、婉约愁苦: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 7、建功立业: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 8、建功立业思念家乡:范仲淹—燕然未勒归无计 第十二页,共二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二、如何品味诗词曲的语言 整体上把握诗歌的风格和主题思想,然后再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进行品味,体会这个词句表达了什么,是如何表达的,起到了怎样的表达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