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QC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XX-WI-020
版 本
A/0
页 码
第 PAGE 1页共 NUMPAGES 2页
文件类型
作业指导书
制订部门
品质部
生效日期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日期
日期
1.0目的:
对所有生产用来料进行检验,防止不良品来料流入生产。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生产漆包线、钢线材和包装载带来料。
3.0定义:无
4.0职责:进料检验员IQC对所有生产用料进行检查,品质主管对检验结果进行确认。
5.0作业内容:
5.1 检验前工作的准备工作:
5.1.1根据《合格供应商名册》,确认来料是否来自合格供方;
5.1.2准备相应《原材料检验标准书》,《出货报告》等戴上作业手套;
5.1.3准备千/百分尺等检测仪器,并确认检测仪器是否有准用标识和性能是否正常;
5.1.4来料检查对象包括漆包线、钢线、包装载带及其它规定的物料进行检查;
5.1.5来料送货单、出货报告检查是否齐全,认真核对供应商送货单与材料标示卡是否一致;
5.2 漆包线来料检查
5.2.1检查要点:数量、外观、线径尺寸、拉伸测试、酚酞测试、耐热测试等
5.2.2外观检查是否有碰伤、杂物脏污、变形,残缺等外观异常;
5.2.3线径尺寸检查,取每轴的线头无拆弯部份,测量3段以上,先用打火机充分烧尽表面漆层,用千分尺测试铜芯的尺寸,再对线材外径进行测量,并将数据进行记录,按《原材料检验标准书》的规格公差进行判定;
5.2.4拉伸测试检查,1.0mm规格以下线材,每轴取1米在外力作用下将线材拉断,1.0mm规格以上的线材进行30度左右的拆弯5段以上,拉断(取长段)和拆弯的部份,用母指和食指来回触摸,如发现有颗料异物感,并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表面漆层出现破裂则此材料不合格,触摸光滑显微镜观察无破裂视为合格;
5.2.5酚酞测试检查,相同LOT取其中一轴线材6米无拆弯,在酚酚液中进行测试,超出以下标准测试为不合格,反之视为合格,检验方法参照《酚酞测试作业指导书》;
种类
180度以上
155度
130度以下
JIS 1种/GB 2级厚漆膜
2个以下
2个以下
2个以下
JIS 2种/GB 1级薄漆膜
3个以下
3个以下
5个以下
5.2.6耐热测试检查,每轴取1米,用1倍线径的圆棒进行卷绕10圈以上,在高于线料标示耐热温度40度以上,在烤箱里进行为少于2分钟加热,取出降为常温后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无龟裂视为合格,反之视为不合格;
5.2.7判定合格的来料贴上公司內部的《物料標示卡》,并盖上蓝色“检验合格”印章,不合格线材盖上红色“检验不合格”印章;
5.2.8每测一次将数据记录于《IQC检验报告》,最多记录5组数据,轴数不足的按实际填写;
5.2.9检验中发现不合格产品参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5.3钢线、祼铜线、镀银和镀锡铜线来料检查
5.3.1检查要点:数量、外观、线径尺寸等;
5.3.2外观检查是否有碰伤、杂物脏污、混乱,残缺等外观异常,镀银和镀锡铜线材料重点检查氧化,发黑,发黄,表面光滑度等;
5.3.3镀银和镀锡铜线材料,需要做拆弯附着力测试,拆弯45度在显微镜观察如出现镀层脱落、起皮,开裂痕等现象,则判定为不合格。
5.3.4线径尺寸检查,取每轴的线头无拆弯部份,测量3段以上,并记录在《IQC检验报告》里;
5.4包装载带来料检查
5.4.1检查要点:数量、外观、尺寸等
5.4.2外观检查是否有碰伤、杂物脏污、变形,残缺、发白等外观异常;
5.4.3线径尺寸检查,根据载带来料型号在《载带图纸》里找到对应图号,按图纸公差进行判定;
5.5纸箱、吸塑托盘来料检查
5.5.1检查要点:数量、外观、尺寸等
5.5.2外观检查是否有碰伤、杂物脏污,残缺等外观异常;
5.6 检验完毕后的工作
5.6.1检查使用的检测仪器性能是否正常,保持仪器表面干净无异常物,放回规定的位置。
5.6.2检查后来料相关的报告资料如:材料证明(出货报告)、SGS、送货单等进行整理并存档,并将来料明细如:厂商、品名、数量等如实的记录在《原材料进出登记表》上。
5.6.3检验中发现不合格产品参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6.0相关文件
7.1《原材料检验标准书》
7.2《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7.3 出货报告
7.4 SGS测试报告
7.5《酚酞测试作业指导书》
8.0相关记录
8.1《原材料进出登记表》
8.2《IQC检验报告》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