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脑干病变 脑干包括中脑、脑桥和延髓三部分 1.中脑症状群 (1)眼球运动障碍:中脑的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及四叠体三个部分之一或全部发生病变时, 出现动眼神经及滑车神经的麻痹,两眼球上视、下视瘫痪。 (2)感觉障碍:脑干病变同时侵及内侧丘系及脊髓丘脑束, 则出现病灶对侧半身各种感觉障碍,包括痛、温、触觉及深感觉障碍。 (3)运动障碍:脑干病变时出现病灶对侧中枢性面神经、舌下神经及中枢性上下肢瘫痪。中脑的大脑脚发生病变时,常侵及动眼神经的髓内或髓外根,而出现Weber综合征,即病变侧动眼神经瘫痪和对侧中枢性瘫痪。中脑红核、黑质损伤,则出现不随意运动,肌张力减低或增高。出现去大脑强直时,全身肌张力显着增高。 当前第30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四\22点 (4)瞳孔异常:动眼神经的缩瞳核及其纤维受损,病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 (5)Claude症候群:中脑背侧部近于大脑导水管处病变,同时伴有小脑结合臂的损害时,表现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上下肢共济失调等小脑症状及体征。 (6)精神及睡眠障碍:中脑被盖部病变损害了中脑网状结构,表现为中脑幻觉。患者在黄昏时引起幻视或感觉性幻觉。如看到活动的动物、人体、瑰丽景色,患者自知力缺如,并常以此为乐,可伴有嗜睡、感觉障碍。 当前第31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四\22点 2.脑桥症状 (1)颅神经症状:脑桥病变引起的三叉神经症状以病灶侧面部感觉障碍为主,角膜反射减低或丧失,同侧咀嚼肌萎缩且肌力弱,张口下颌偏向患侧,外展神经麻痹,眼球内斜。 (2)感觉障碍:感觉障碍程度不一,有的完全缺失,有的轻度减退。股体感觉障碍及面部感觉可以呈交叉状态。肢体感觉症状又表现为分离性感觉障碍。 (3)运动麻痹:多于病灶对侧出现偏瘫。脑桥下部病变时,病侧出现面神经麻痹,对侧出现偏瘫,同时病灶侧尚有外展神经麻痹。 (4)小脑症状:小脑症状为为脑桥病变重要的症状之一 ,脑桥与小脑关系密切,脑桥病变时病灶侧出现共济失调及其他小脑症状。 (5)精神及睡眠障碍:脑桥病变因损伤脑干网状结构可出现精神障碍、智力下降及睡眠障碍,起初淡漠、嗜睡、悲痛易哭、继之则好动,语言讷吃。 当前第32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四\22点 3.延髓症状群 (1)肢体瘫痪:延髓锥体束交叉上方病变时,病灶对侧上下肢出现中枢性瘫痪,伴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锥体束征阳性。锥体交叉处病变时,出现上下肢交叉性瘫痪,病侧上肢瘫,对侧下肢瘫。 (2)感觉障碍:延髓病变损伤感觉传导路时,多出现病变对侧肢体的分离性感觉障碍。病灶损害双侧内侧丘系时,可出现双侧深感觉障碍。 (3)颅神经障碍:延髓病变时,可出现第Ⅺ、Ⅹ、Ⅺ、Ⅻ对颅神经的损害症状。表现为吞咽困难、声音嘶哑、舌肌萎缩等。 当前第33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四\22点 (4)小脑症状:延髓病变侵及绳状体,则发生同侧小脑症状,表现为肌张力减退,平衡不稳、患者向病侧倾倒。 (5)植物神经症状:一侧延髓病变可出现霍纳氏征, 即眼球内陷、瞳孔及眼裂变小。常伴有汗液、唾液分泌过多。延髓呼吸中枢损伤可出现呼吸节律紊乱,甚至出现呼吸停止。心血管中枢障碍则表现为心动节律紊乱及血压升高。 (6)精神症状:延髓病变的患者可出现阵发性焦虑,且常于夜间发作。有的出现幻视及错认。 当前第34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四\22点 脑梗塞能造成认知功能障碍 脑梗塞会造成认知功能障碍(即人变傻或智力下降)。这与脑梗塞的部位有关。一种是直接损害认知功能相关的皮层;另一种是反复发生小范围的脑梗塞,造成认知功能相关皮层损害(即血管性痴呆)。其次,脑梗塞不是因为脑萎缩而变傻的,如上述,是通过损害认知功能相关皮层表现的。最后,患者的表现更像是血管性痴呆。老年性痴呆的诊断必须排除血管性痴呆。 当前第35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四\22点 急性期治疗 一般治疗 当前第36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四\22点 急性期治疗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注意对皮肤、口腔及尿道的护理,按时翻身,避免出现褥疮和尿路感染等。 当前第37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四\22点 急性期治疗一般治疗 调控血压: 如收缩压小于180mmHg或舒张压小于110mmHg,不需降血压治疗,以免加重脑缺血; 如收缩压在185~210mmHg或舒张压在115~120mmHg之间,也不需降血压治疗,应严密观察血压变化; 如收缩压大于220mmHg,舒张压大于120mmHg以上,则应给予缓慢降血压治疗,应严密观察血压变化,防治血压降的过低。 当前第38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四\22点 急性期治疗一般治疗 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