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5
第一次世界大战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师姓名
易吉华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国际关系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上承两次工业革命,下启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以说是学习、理解世界近现代史诸多重大问题的突破口。同时这部分内容与必修、选修模块的其他内容有不少衔接,可以整合起来。基于这样的认识,作为选考复习课,教学设计可以考虑:大国视角下的国际格局变化;世界史时空语境中的中西联系与比较。
关于具体的教学内容,鉴于内容多、课时紧而考标要求整体不高的情况,可以考虑紧扣考标设计教学过程、整合教学内容,突出一战旷日持久的原因、一战中主要国家对外政策的变化、一战后果的多视角分析等内容,以此来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总体而言,本复习课的设计应该降低难度、突出重点。
教学目标
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理解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和条件;了解一战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借助具体国家的视角认识大战的特点;多视角分析一战的后果。
通过材料解析,提高分析具体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能力,同时培养基本的历史语组织、表达素养;尝试宏观知识体系的梳理与构建,学会准确把握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提升概括相应时空特征的能力;通过复习,认识战争是人类社会各类矛盾高度激化的结果,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的极端表现,是强权政治、霸权主义的舞台。
学习者特征
学习新课时,已有一定的知识梳理意识和能力,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宏观时空认识历史事件或现象;学习必修模块“第二次工业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选修模块相应内容时,对一战有多个角度的了解。比较欠缺的是:学习主动严重不足,平时作业状况较差,课后巩固程度不够好;材料阅读能力较弱,语言概括、组织能力不足;时空观念总体还不够清晰,有待教师的进一步引导。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案
课前编制复习案,含基础知识梳理、基础巩固习题和提升练习,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结合,同时设计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和宏观思维的升华型问题。
独立完成。
1、促使学生回归书本,温习所学,便于基础知识梳理。
2、部分练习前置,可缩短课堂教学时间,同时也助于激发学生在任务解决中的深度思考。
3、明确复习内容与要求。
明确选考考标
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考标内容及要求,简要说明。
阅读,了解,记忆。
强化明确选考的重点内容和相应层次,初建知识体系,提升复习的针对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展示表格,从“为什么会出现世界大战”、“为什么到20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两个角度要求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掌握一战爆发的原因和条件。
2、展示练1:如今,大多数历史学家已能分清曾在数十年里一直起作用的背景原因和在1914年6月28日弗兰兹·斐迪南大公被刺后的紧张的数星期中开始起作用的直接原因。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有四个: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冲突的联盟体系和势不两立的民族主义愿望。
——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展示、讲解“点拨1: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示范梳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史重大事件,概括时代特征。
4、展示、讲解“点拨2: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5、展示练2、练3。
1、学生回顾、填写。
2、根据材料概括一战爆发的背景。
3、与教师一起回顾、梳理。
4、回顾、记忆。
5、解答。
1、复习一战爆发的背景。
2、知识再现,材料解读与分析,
3、强化时空观念,学习构建宏观知识体系、概括时代特征
4、知识梳理。
5、巩固知识复习。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1、展示“点拨1:战争概况”,引导学生回顾一战过程。
2、展示练4、练5、练6。
3、展示点拨2:“同盟国战败原因”,展示练7:长远来看,协约国可任意借助美国经济,但德国却遭到封锁,这使它只能使用中欧资源,这种封锁产生了巨大的效果。美国提供的贷款和它后来的参战更加强了那种效果。1916年末……德国试图火速提高军事生产的努力最终却毁灭了它的经济,导致了1918年德国的崩溃。似乎为了对拿破仑进行阐释,上帝还是站在了较大工业的这边。 ——[英]杰弗里·帕克《剑桥战争史》
4、展示点拨3:“一战旷日持久的原因”。
展示练8:1914年,欧洲军队在战场上面临着一次技术上的革命。现代武器使各部队对对方的防守阵地都束手无策,直到1918年,不管是部队指挥官还是参谋本部都没能制定出一种如何使用现代科技的方案或发展出一种新的战术观念来攻破那些防御地点。 --摘编自杰弗里?帕克《剑桥战争史》
5、展示“点拨4:一战中美国政策的变化”。练9。
拓展提问:英国政策的变化?
2、回顾,理解重大战役及事件的地位、影响。
2、解答。
3、思考、回答:作者是如何认识德国战败原因的?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同盟国失败的原因有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历史教学: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默写.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提纲与练习附答案.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学案5】(112584946).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学案26】.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2课_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学案】.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学案18】.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提纲及练习附答案.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一单元 课时1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一单元 课时2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一单元 先秦至秦汉时期——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检测题【试题2】.docx
- 高中历史教学:东北亚霸主——契丹王朝辽国兴亡始末【中国古代史第10课拓展】.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纲要上练习2答案.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纲要上中国近代史复习试题.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纲要下6-7课.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纲要下14-15课.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纲要与选必融通夏商周-春秋战国.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