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
· 冯瑛?·
? ? ?男,1981年11月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中学高级教师职称,重庆江津八中高中历史教师,现任学校纪委书记。获教育部2017年度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优秀个人、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重庆市级骨干教师、重庆市学科名师、重庆市优秀班主任、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重庆市教师培训专家、江津区高中历史学科带头人、江津区十四届党代表、江津区高层次人才等荣誉称号;2017年4月,借调教育部教材局工作一年,全程参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和统编高中历史教材编审工作,深度参与国家教材委员会第一、二次全体会议的筹备接待等工作,教育部教材局以公函方式给区教委和个人致感谢信。先后获江津区初中历史优质课大赛一等奖、江津区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重庆市高中历史优质课大赛一等奖, 2019年12月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办的全国统编三科教材教学研讨会上执教示范课一节;被聘为教育部“国培计划”主讲教师、中考历史命题教师。教育科研成果较为突出,教学成果《Moodle课堂》获重庆市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和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主研16项国家级省级规划课题,在《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西南大学学报》《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等国家级期刊发表教学文章十余篇,先后主编、参编著述近十部。
· 黄开红 ·
? ?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正高级教师、历史教研员、历史教研室负责人、重庆师大历史与社会学院硕士生导师、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与民族学院兼职教授。从事教学工作17年,重庆市高考文科状元教师。从事历史专职教研工作15年,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研究会优秀历史教研员。国家统编历史教材培训专家库成员。国家义务教育川教版历史教科书编者,与川教版历史教科书配套的《义务教育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教学案例及点评》《世界历史教学案例及点评》《中国历史地图册》《中国历史教学设计案例》副主编,参编编著20部,在《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等刊物及公开出版物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多次参与重庆市历史学科大规模命、审题和阅卷指导工作。兼任中国教育学会中学历史教学专委会理事、重庆市教育学会中学历史教学专委会暨重庆市历史学会历史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
? ? ??2017 年,教育部启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语文、历史教材统编工作。从2019 年9 月起,高中三科统编教材开始在部分省市正式投入使用。统编教材是国家事权、铸魂工程,作为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认真加以研究,努力吃透其编写思想和设计意图,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各栏目的功能,用活用好新教材。由此,我们尝试设计了《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 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教学,以就教于方家。
一、设计思路概述
(一)
教学内容概要分析
? ? ?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的开篇,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以“早期中华文明”为核心,要求“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我们认为,本课教材的编写遵循课标要求,引入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以进入“国家形态”作为文明社会开始的标志,并以此为支点,将本课内容划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中华文明诞生的基础,以地图、文字和图片等方式,重点说明我国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呈现“满天星斗”之状,表明中华文明基础的多源与多元。二是中华文明的诞生及其早期发展:首先,以红山、良渚、龙山等文化遗存,说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私有制出现,贫富分化日益明显,阶级产生并逐步形成国家,中华文明诞生;以夏、商、西周在王权建设、地方治理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说明中华民族在早期国家治理问题上的探索与发展,以及国家在促进文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其次,教材依据课标要求,以石器时期代表性文化遗存、甲骨文、青铜铭文等为依托,看重突出历史学科的实证特点。再次,教材在正文旁相应设置“学习聚焦”“思考点”“历史纵横”“学思之窗”“史料阅读”“探究与拓展”等辅栏,意在聚焦重点问题,拓展历史视野,引导思维方向,提升认识层次,特别是“历史纵横”中的“夏商时期的历法”和“探究与拓展”关于西周“民”的思想观念的内容,是对本课正文关于中华文明发展在文化思想方面的有机补充。
(二)
教学立意与设计思路
? ? ? 我们认为,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之所以名为《中外历史纲要》,就是要求我们立足“中外”进行教学,即在中国历史的教学中,将中国的历史放到世界舞台上去考察;在世界历史的教学中,注意关注中国当时的情况,从而达到让学生逐步学会在人类社会整体视野下考察历史事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历史教学:纲要上练习2答案.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纲要上中国近代史复习试题.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纲要下6-7课.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纲要下14-15课.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纲要与选必融通夏商周-春秋战国.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纲要与选修同一知识点内容.docx
- 高中历史教学:高考历史复习学案: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docx
- 高中历史教学:高三一轮复习:选必二第三单元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复习指南.docx
- 高中历史教学:高中历史新教材“历史区域演变图”编撰研究.docx
- 高中历史教学:高中历史选修6地图复习2.docx
- 高中历史教学:吴佳佳·《鸦片战争的冲击与因应》教学设计.docx
- 高中历史教学:西汉和东汉练习 - .docx
- 高中历史教学:新教材整合13、14课教案(青岛海山学校祝炳利).docx
- 高中历史教学:新课导入宜深思——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例-0728-盛刚-第14稿(zxls_0726193912).docx
- 高中历史教学:胸怀天下 继往开来.docx
- 高中历史教学:选必1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谢灵).docx
- 高中历史教学:选必3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docx
- 高中历史教学:选必3第4课欧洲文化的形成.docx
- 高中历史教学:选必融合复习专题1:“丝绸之路”知识梳理.docx
- 高中历史教学:选必融合复习专题2:“工业革命”知识梳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