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由孤独幸福自由·孤独·反抗论古龙散文的荒诞意味
古龙及其武侠小说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古龙不同于描述骑士精神的武术传统,关注作者的存在,让一些研究人员看到存在主义哲学的重要性。除了大量的武侠小说, 古龙还留下了许多散文作品, 书写他对“江湖”生活的感悟, 这些散文渗透着他的创作灵性、生活态度和思想意趣, 代表了他的艺术追求和成就, 值得解读与探讨。
“荒诞”, 在存在主义哲学中, 被用来形容生命无意义、矛盾、失序的状态, 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提出“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和“世界是荒诞的, 人生是痛苦的”三个观点。萨特认为“人即自由”, 无法被已知或特定的规律所束缚, 但由于缺乏普遍性价值依据, 人在面临选择时的自由就变得孤独无依, 从而出现一个“主体性”林立的社会, 相互之间处于无可避免的矛盾冲突之中, 整个世界呈现出无主宰、无理性、无规律可循的荒诞。生活在这个“荒诞的世界”中, 步步都有障碍、限制, 只能是痛苦且孤独的。萨特的理论点明了荒诞中包涵的两个要素—“自由”和“孤独”, 人们在追求自由的同时, 对无人理解自身的孤独而感到痛苦, 造成了生活的一种荒诞。
萨特曾对“舍弃”“焦虑”“绝望”三个名词作解释, 在提及“绝望”时, 萨特写到:“我们没有希望也得行动。”
一、 浪子的自由与自由
自由的选择, 成就了人的自由, 但也是人与人之间存在隔阂的原因, 人在自由的同时也要承担不被理解的孤独感。古龙的武侠小说塑造过许多经典的浪子形象, 如李寻欢、陆小凤、江小鱼、胡铁花等, 在《楚留香和他的朋友们》中, 古龙对浪子形象进行解读:“游侠没有浪子的寂寞, 没有浪子的颓丧, 也没有浪子那种‘没有根’的失落感, 没有浪子那份莫名其妙无可奈何的愁怀。他们看起来虽然嘻嘻哈哈……可是他的内心却是沉痛的。一种悲天悯人却也无可奈何的沉痛, 一种‘看不惯’的沉痛。这种心情当然不是别人所能了解的, 别人愈不了解他, 他愈痛苦, 酒喝得也愈多。”
浪子是自由的, 可自由恰恰是构成浪子痛苦的根源。因为“没有根”, 浪子缺乏思想上的依托和指导, 一切只能由他自己选择, 也只能独自承担选择的结果, 这种“被迫的自由”令他们痛苦。浪子是孤独的, “荒诞自由这种精神跳跃骨子里是逃脱意识”
在古龙的散文中, 荒诞的浪子精神主要体现在婚姻观与爱情观的矛盾上, 最早可见于散文《城里城外》中, 古龙描述好友倪匡和夫人的感情状态, 心里既羡慕又嫉妒:“那只不过是一种依赖, 一种互相的依赖……住在城里时, 只觉得有时欢乐, 有时痛苦, 有时爱得天昏地暗, 有时恨不得拼个你死我活, 其实究竟是什么滋味, 我自己也不太清楚。”
十年后, 古龙在《不是爱情》中再次明确了自己的爱情观:“爱情是什么?爱得你死我活, 爱得神魂颠倒, 爱得神志无知……甚至连命都不要。”
《不是玫瑰》中古龙表明在婚姻、爱情和友情中选择友情, “所以我喜欢朋友, 也希望能有妻子。但愿有一天, 我能拥有这一切。可是, 假如在这两者之间我只能选择一样, 我宁可选择朋友”
如果说浪子精神在情感上所展现的矛盾, 仅仅触及了荒诞的表层, 那么“酒”则把古龙散文中的浪子精神与荒诞意味结合得更为紧密。“荒诞, 既十分明显可见, 又十分难以征服, 进入一个人的生活, 找到了故土。还是在这种时刻, 精神可以离开清醒的努力这条既缺乏想象力, 又枯燥乏味的途径。”
二、 作者角度的对比
加缪认为西西弗是荒诞英雄, 这“既出于他的激情, 也出于他的困苦”
提及古龙散文中反抗精神, 不得不先从其小说创作中寻迹。《陆小凤传奇》中的花满楼, 虽身有残疾却不自怜自哀, 依然对世界怀有希望和热情;《多情剑客无情剑》中的阿飞从悲哀中获得力量;《天涯明月刀》里傅红雪在自我怀疑和自我放逐中, 重新认识自身的存在。“这一类人物的身上, 承载了古龙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体现了他反抗荒诞世界的思想武器, 那就是爱与独立的个体生命价值及追求自由的生命意志。这样的反抗方式, 体现了萨特式的理念, 却又有别于任何一位存在主义倾向的作家的观念, 是纯粹古龙式的, 是存在主义理念在极具中国特色的武侠小说中同中国传统文化发生碰撞所产生的结果, 也奠定了古龙小说鲜明独特的个性。”
古龙在《一些问题, 一些回答》《关于“陆小凤”》等散文中都提到过小说创作的一些原则, “人生中的憾事已够多, 所以我的故事, 通常都会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碰到荒诞之后, 一切都动摇了”
在小说创作中, 古龙认为幸福是正义通过乐观进取的态度获得真正的胜利;回到散文, 幸福依旧取决于态度。在《另一种美》中, 古龙描写了一个瘫痪的女孩, 唯一能动的只有手, 但她的眼神明亮, 常做手工, 虽然女孩所处的环境是荒诞的, 但她依旧能感受幸福。正如西西弗虽身处荒诞, 但“攀登山顶的拼搏本身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