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分离技术课件.PPTVIP

膜分离技术课件.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些膜材料与水的接触角 膜 材 料 平衡接触角θ 膜 材 料 平衡接触角θ 聚乙烯 87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62 聚氯乙烯 60 尼龙66 32 聚碳酸酯 88 聚偏氟乙烯 90 聚丙烯腈 46 丙烯腈-氯乙烯共聚物 40-60 聚醚砜 52-65 聚丙烯 108 聚砜 40-60 再生纤维素 6-49 膜 孔 径 的 选 择 (1) 膜 孔 径 的 选 择 (2) 膜 孔 径 的 选 择 (3) 超滤膜截留分子量的确定 溶质特性对膜截留特性的影响 膜商品号 球 蛋 白 支链聚合物 线性聚合物 r—球蛋白(160000)** 血清白蛋白(69000) 胃蛋白酶(35000) 葡聚糖250(236000) 细胞色素C(13000) 葡聚糖110(100000) 聚丙烯酸 (50000) 胰岛素(5700) 杆菌酞(1400) 葡聚糖40(40000) 聚乙二醇 葡聚糖10(10000) (20000) UM10 PM10 PM30 XM50 膜结构的选择(一) 不 对 称 膜 膜结构的选择(二) 对 称 膜 纤维素膜和核孔膜过滤金溶胶粒子结果比较 膜孔径 胶 体 粒 径(μm) 截留率(%) 0.05(μm) 0.005(μm) 0.1μm核孔膜 1.2 0.2 0.1μm纤维素膜 92.0 8.2 0.4μm核孔膜 1.3 0.2 0.45μm纤维素膜 46.9 12.7 1.0μm核孔膜 0.7 0.3 1.2μm纤维素膜 46.5 26.7 3.0μm核孔膜 0.4 0.2 5.0μm纤维素膜 59.3 17.9 中空纤维超滤膜结构 示 意 图 内皮层中空纤维超滤膜的优点 ★ 膜的装填密度大, 组件结构紧凑。 ★ 由于料液流经中空纤维内孔,所以料液分配均匀,流速较高,有利于克服浓差极化; ★ 可很容易地把膜组件装入或卸出膜设备。 ★ 由于内、外表面上的孔径差别较大,且无中间海绵层 (双皮层膜有) 所以透过内表皮层的分子,不会被外皮层截留,产生堵塞与吸留的可能性小。 ★ 由于凝胶层形成仅发生在内表面,所以可用反冲洗来有效地清除。 膜分离技术 一. 前 言 二. 几种膜分离过程的定义与分离原理 三. 浓差极化与膜污染 四. 膜分离技术应用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五. 生物化工中膜分离技术的选择与应用 六. 超滤亲合纯化 七. 膜反应器 八. 电渗析与反渗透应用 前 言 膜分离技术是用半透膜作为选择障碍层,允许某些组份透过而保留混和物中其他组份,从而达到分离目的的技术总称。 压力 膜分离技术优点 ★ 处理效率高,设备易于放大; ★ 可在室温或低温下操作,适宜于热敏感 物质分离浓缩; ★ 化学与机械强度最小,减少失活; ★ 无相转变,省能; ★ 有相当好选择性,可在分离、浓缩的同时达到部分纯化目的

文档评论(0)

子不语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平安喜乐网络服务,专业制作各类课件,总结,范文等文档,在能力范围内尽量做到有求必应,感谢

认证主体菏泽喜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未知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1726MA7HJ4DL48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