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除了浅海外,内陆湖泊也有丰富的有机残体,并具备还原条件,是良好的生油区 。 在我国除塔里木属于海相生油外,绝大多数油田都是在陆相条件下形成的。 三、有机残体的演化和油气生成的阶段性 通过对生油岩剖面的详细研究表明,只有当生油岩埋藏到一定深度并具备一定湿度时,原始有机质才能转化成石油烃。 沉积岩 中的 有机质 沥青:溶于有机溶剂 干酪根:不溶于常用的有机溶剂,是高分子聚合物,呈暗棕色细软粉末,分散在沉积岩中,占80~99%,是由有机残体演化而成的。 干酪根演化生成石油烃的三个阶段: 干酪根形成及生成甲烷气阶段; 干酪根裂解成油阶段 ; 干酪根裂解成气阶段 。 1、干酪根形成及生成甲烷气阶段(未熟阶段) 分解 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 木质素 类脂 CO2、CH4、NH3、H2S、H2O 氨基酸、糖、 酚、脂肪酸 (1)干酪根的形成 缩聚 氨基酸 糖、酚 脂肪酸 腐殖物质:来源于高等植物,以酚结构为主,脂肪结构较少。 腐泥物质:来源于水生生物,富含脂链、脂环、肽链。 不溶于NaOH水溶液的胡敏素 腐殖(泥)物质 溶于NaOH水溶液的腐植酸 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最终完全转化成胡敏素,与周围矿物质络合,稳定保存下来,它们就是干酪根的前身物。随着埋藏深度的进一步增加,胡敏素缩合,官能团损失,演变成干酪根。 (2)干酪根的类型 最早的一种方法是把干酪根分为腐泥型和腐殖型。 干酪根 腐泥型:H/C为1.3~1.7,呈富集状态时形成油页岩,而呈分散状态时形成生油岩。 腐殖型:H/C小于1.0;呈富集状态时形成煤,而呈分散状态时分布于沉积岩中,最终形成天然气。 Tissot和Durand根据H/C原子比和O/C原子比将干酪根分成Ⅰ型、Ⅱ型、Ⅲ型、Ⅳ型。 Ⅰ型干酪根:H/C原子比大于1.5,O/C原子比低于0.1;主要是由脂肪链组成,是生油潜能最高的一种干酪根。 Ⅱ型干酪根:H/C原子比在1.0~1.5之间,O/C原子比在0.1~0.2之间;酯键丰富,含大量中等长度的脂族化合物和酯环化合物,是良好的生油母质。 Ⅲ型干酪根:H/C原子比小于1.0,O/C原子比在0.2~0.3之间;含大量的芳香结构和含氧基团,其生油能力差,是天然气的前身物。 Ⅳ型:H/C原子比在0.5~0.6之间,O/C原子比大于0.25,无生油能力。 干酪根是一种大分子的缩聚物,由于其相对分子质量高而引起的不溶解性;由于它又不是均一的分子,而是由相似的而又不同的结构单元所组成的杂乱聚合物,又由于它的原始物质和生油环境的不同,使得干酪根在组成和结构上各有差异。 (3)干酪根的结构 2、干酪根裂解成油阶段(成熟阶段) 当有机质埋藏深度达1500~2500米时,温度升高至60~180℃,干酪根便在热催化作用下大量裂解形成液态烃以及一定量的气体,这一阶段被称之为生油的主要阶段。 这一阶段生成的石油,按其组成可分为: 低成熟原油:非烃组分较多,重质烃比例高,生物标志物多,密度较大。 成熟原油:形成更多的轻质烃,非烃组分大大减少,密度较低。 影响干酪根等有机质热解生油的主要因素: 温度在有机质成油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在形成油气的漫长地质年代过程中,时间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生油岩是一种有机质分散于矿物基质中的岩石,因此矿物质不可避免地影响有机质的热转化,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催化作用和吸附作用。 3、干酪根裂解成气阶段(过熟阶段) 随着埋藏深度继续增加,干酪根大量转化成石油之后,热裂解成为主要的转化反应,干酪根不再具有生成长链液态烃的能力,其结果是轻质液态烃数量迅速增加,在高温下继续裂化形成甲烷。 干酪根 成熟的干酪根 原 油 甲 烷 H/C增加的过程 H/C降低的过程 石 墨 干酪根裂解过程中H/C的变化规律 四、石油有机成因说的证据 石油有机成因学说的有力佐证: 世界上发现的油气田99.9%都分布在沉积岩中。 石油的储量时代分布,与地层中有机质以及煤和油页岩等的时代分布有一定的一致性。 在近代海相和湖泊沉积中发现了有机残体转化成油气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至今仍在进行。 石油中生物标志物的存在是石油有机成因的有力证据。 石油的元素组成与有机物质或有机矿物质相近似,而与无机物相差甚远。 天然石油普遍具有旋光性,非晶体的旋光性与物质分子的碳原子不对称结构有关,而只有从生物界才能获得这种物质。 各种生物通过热降解均可得到或多或少的烃类。 五、石油的运移与富集 石油和天然气在地壳中的任何移动都称为油气的运移。通过运移,分散的油气由生油层进入储油层,又通过储油层进入阻碍油气继续运移的闭圈,聚集起来成为油气藏,所以油气运移是油气由分散到集中的必要条件。 石油的成因 研究石油的成因问题,可以指导石油勘探、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体育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小学体育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doc VIP
- (2025)冠脉介入培训试题答案.docx VIP
- 毛利人的传统文化.pptx VIP
- 新西兰毛利文化课件.pptx VIP
- 固体物理学 -课件(3.1.1)--第三单元课件.pdf VIP
- 小学三年级上册体育计划及教案(全册)(表格式107页).doc VIP
- Dell戴尔Dell 32 Plus 4K QD-OLED显示器 - S3225QC用户指南.pdf
-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绿色小卫士》教材解读.pdf VIP
- 遗失补办户口本授权委托书.doc VIP
- 2020年自考《播音与主持创作基础》练习试题及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