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传统手工童鞋的结构及纸样分析与优化
?
?
程慧婕, 王燕珍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服装学院,上海 201620)
虎头鞋是传统手工童鞋最初的代表形式,近年来,学者们对虎头鞋的研究涌现出丰硕的成果。如杨嵋[1]从虎头鞋的艺术内涵中得到现代童鞋的设计启发;刘春晖[2]对各民族虎头鞋的文化内涵进行赏析;李菁菁等[3]、徐夕人[4]、吕枫韵[5]分析了各地区虎形童鞋的造型特征;张宜薇等[6]研究虎头鞋的色彩魅力;张霞儿[7]、刘虹秀等[8]通过陈述日渐式微的虎头鞋文化来呼吁对传统产业的传承;徐伟[9]与尹卓然[10]研究虎头鞋的刺绣手法,赏析其刺绣艺术的设计语言。但是,目前学者对传统手工童鞋的结构研究还鲜有人涉及。
手工童鞋成本低廉,有些地区妇女秉承着节俭的理念,依然还在给刚出生和学步期的婴童亲手制作鞋子。但是,由于制作者对儿童足部发育特点认知不足,随手绘制纸样后就裁剪缝制,容易使缝制出来的鞋的结构有缺陷,如果将这种鞋给语言表达能力还不成熟的孩子穿着,很可能会引发儿童足部疾病。目前,服装结构设计还没有在各国家中以标准、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以保证儿童足部的健康发育[11],因此对于手工童鞋的结构设计应予以充分关注。
文中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传统手工童鞋的历史发展,并搜集当代各地区的童鞋,按照不同结构将童鞋进行分类,采用剥样法将手工童鞋进行拆解,分析不同环境因素对童鞋结构的影响,最后结合儿童足部发育参数,对制作不合理的手工童鞋进行优化,为制作现代手工童鞋的设计与制作提供参考。
1 传统手工童鞋的发展历程
1.1 传统手工童鞋的起源
最早的手工童鞋起源于战国时期丹东半岛大沽河流域。当时燕国将军乐毅率数十万大军伐齐,饱受战乱的民众生命遭到极大威胁,有的新生儿时常被野兽吞噬,所以齐王田市破燕复国后,大沽河两岸人民在重建家园的同时,也在积极繁衍生息。父母们希望新出生的婴儿日后能像齐王一样勇敢威武,但由于不敢直接仿制王爷的服装,因此采用男红女绿的土布做成虎头鞋来借物祈福,寓“红官绿娘子”之意,男孩长大后出将拜相,女孩则嫁一个好丈夫。由于妇女在闲暇之余,随时随地可利用身边的各种布头手工制作童鞋,方便快捷,因此这个习俗就流传了2 000余年。
1.2 传统手工童鞋的演变与现状
几经时代变迁,传统手工童鞋经过各族手工艺人不断创新,形成了不同风格,并呈现出不同表现形式,其所蕴含的美好寓意也更加丰富。不同款式的童鞋如图1所示。人们最初用虎头鞋表达对幼儿的祝福,随后因猪自古寓意着富贵、吉祥与福气,因此产生了象征圆满和福气的猪头鞋(见图1(a));有些家庭为了祈愿家中年年有所富余,就将鱼的形象融入鞋体,做成了鲤鱼头鞋(见图1(b)[12]);青蛙在中国寓意“四通八达,财源广进”,带有青蛙造型的摆件尤其受到生意人的青睐,因此演变出了青蛙头鞋(见图1(c)[12]),象征着财运到来。
图1 不同款式的童鞋Fig.1 New styles of childrens shoes
手工童鞋在农村广为流行,并作为商品在市场流通,20世纪60年代之前,大沽河两岸的不少村民都在大批量生产手工童鞋。目前,在许多地区的乡村集会中可以看到一些老手艺人将自己做的手工童鞋摆摊售卖,而有条件的人士则开设了手工鞋艺术工作室,然而大多数的手工童鞋还是由家庭妇女所制作。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手工童鞋不仅在中国可以看到,还流传到世界各地[13],被更多人所认知。
2 传统手工童鞋的结构分析
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民间艺术具有特定的造型,是特定环境下的物化反映,这种“物化反映”是指在一定环境中的人认识自己、表达自己的一种“生命式样”。人类学家弗朗兹·博厄斯说:“脱离了对‘环境’文化背景的考察就不可能解读文化形态的任何一种特质,所以造型艺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一定的特征,既是一种使然也是必然。”[14]文中基于特殊历史背景与现有实证的基础上,简述手工童鞋的造型源流,并对影响其造型的结构进行分析。
特定历史背景与现实环境是形成人们审美理念与造型观念的“环境源”,直接影响着区域内民间艺术的造型与特征[14]。传统手工童鞋多分布在河南、陕西、安徽、山东等地区,因民族、气候、人情等各方面因素不同,其造型风格迥异,且不同地区童鞋结构又有所差异,主要分为一片式、两片式、三片式和四片式。
2.1 一片式手工童鞋
一片式传统手工童鞋大多产于中国的中原地区(河南、陕西、安徽),鞋帮一般由一整片完整布料组成,根据外观造型分为套脚款和搭扣款。其中套脚款又分为帮围式和松紧带式;搭扣款又分为一字带式和双短带式。
2.1.1套脚款童鞋
1)帮围式。帮围式手工童鞋是指鞋帮部分由连续的一片面料制作,且接缝在后跟中间,此款式童鞋盛行于陕西。帮围式手工童鞋的典型代表是虎头鞋,其也是中华传统服饰文化中儿童鞋履常见的款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