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热电联产的发展与未来.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热电联产的发展与未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39条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发展以下一般技术:(1)普及寒热结合、集中管理,提高热能设备利用率,发展热、电、冷技术和热、电、气三大助燃技术,提高热能综合利用率。 为贯彻“节约能源法”,国家领导部门委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热电专委会组织编制发展热电联产的新文件,于2000年8月,原国家计委、原国家经贸委、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联合以急计基础[2000]1268号:《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批准执行。其后我国热电联产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1 城市供热概况 至2001年底我国热电联产的情况:年供热量1287.43 PJ。6 MW及以上供热机组共1 606台总容量达32.24 GW,占同容量火电装机总容量的13.37%。 在运行的热电厂中,规模最大的为太原第一热电厂,装机容量1 386 MW,在北京、沈阳、吉林、长春、郑州、天津、邯郸、衡水、秦皇岛和太原这些中心城市已有一批200 MW、300 MW大型抽汽冷凝2用机组在运行,星罗棋布的热电厂不仅在中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迅速发展,就连黑河,海拉尔、石河子和海南岛这些边疆城市也开花结果,区域热电厂也从城市工业区蔓延到乡镇工业开发区,苏州地区一些村镇办热电厂也在发挥着重要作用。最近几年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些私营企业家也投资建设热电厂。 在负责城市集中供热热力公司中,规模最大的为北京市热力公司,现已有供热管网514 km(其中蒸汽网38 km,汽管和凝结水管合计,其余全为热水网供回水管)。供热面积70 Mm 到2001年底,全国共有662个城市,其中已有286个城市建立集中供热设施,占42.18%;2001年底,中国集中供热的能力:蒸汽72 242 t/h,热水126 249 MW/h。供热量:蒸汽376.55 PJ/年,热水1 001.92 PJ/年。2001年底全国集中供热面积为1463.29 Mm 在总供热量中热电联产所供蒸汽占67.11%,热水占27.38%。城市民用建筑集中供热面积增长较快,并向过渡区发展。全国集中供热面积中,公共建筑占33.12%,民用建筑占59.76%,其它占7.11%,民用建筑集中供热有如下特点:(1)三北地区集中供热以民用建筑为主,如北京市民用建筑为72.66%,河北为66.54%,辽宁为67.5%,山东为51.97%。(2)城市集中供热逐步向过渡区发展,如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市均已有集中供热,但以公共建筑和工厂为主,如上海为61.72%,江苏为53.35%,安徽为39.55%。城市供热管网的建设也有很大发展。 2 城市供热利用热电联产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今后20年我国国民经济再翻两番,经济年均增长7.18%。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3 000美元以上,全国实现小康社会的人均用电水平在3 000 kW·h左右,人均生活用电量在600 kW·h左右。因而很多资料预测到2020年我国发电总装机将达900~1 000 GW。 建设部提出的我国居民住房的小康标准:到2020年我国居民住房要从满足生存需要实现向舒适型的转变,基本做到:“户均1套房,人均1间房,功能配套,设施齐全”其设备齐全系指上下水道、供暖、煤气等。2001年我国人均住宅建设面积达22 m 近几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来不装采暖设施的城市在新建筑中也装了采暖设施。因而供热范围已由我国的北方向南方扩展,采暖范围不断扩大。城市集中供热热化率的提高;新建筑的增加;供热范围的扩大从3方面对热源建设提出了巨大需求。 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夏季空调制冷热负荷迅速增加,制冷地区也在扩展,由于溴化锂制冷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更为热电联产增加了夏季负荷,尤其是长江中下游的采暖过渡区采暖与制冷之和的热负荷利用小时数接近或等于哈尔滨的采暖热负荷利用小时数,扩大了热电厂的经济范围,提高热电厂经济效益,因而发展前景广阔。 生活热水供应,以前仅在一些大城市中的部分公共建筑、宾馆、饭店和外事用建筑中采用,一般居民很少使用,目前大城市中一些高档住宅已是24h供应热水。从长远观点看,热水供应由于是长年的热负荷,对提高热电厂经济效益有利。可以设想民用采暖与生活用热对热电发展的需求是巨大的市场。 据统计目前我国有工业锅炉8万多台,蒸汽总容量60万t,每年消耗煤炭300 Mt以上。根据节能和环保需求,应大部改造为热电联产。 最近刚成立不久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局组织编制了《2010年热电联产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发展目标》。该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热电联产总装机容量将达到200 GW,其中城市集中供热和工业生产用热的热电联产装机容量约100 GW。预计到2020年,全国总发电装机容量将达900 GW左右,热电联产将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

文档评论(0)

182****8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