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CS 65.020B 16DB37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果黑星病疫情监测技术规程2009-07-15发布2009-08-01实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言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厅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商明清、张德满、徐普梅、常兆芝、徐鲁、常雪梅、杨勐民、金扬秀。
DB37/T 1294—2009苹果黑星病疫情监测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苹果黑星病(Venturiainaealis(Cooke)Wint.)的疫情监测技术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辖区范围内苹果黑星病的疫情监测。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2.1疫情指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补充的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国外新传入的和国内突发的危险性有害生物以及检疫性有害生的发生、分布情况。2.2封锁在受威胁的地区及其周围用植物检疫措施来防止一种有害生物的扩散。2.3处理目在杀灭、去除有害生物或使其丧失繁殖能力的官方许可的做法2.4监测为核查植物检疫状况而持续进行的一项官方活动。2.5产地检疫在植物、植物产品及其他检疫物原产地进行的检疫。2. 6调运检疫对种子、苗木及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在调运过程中进行的检疫。3监测技术3.1监测地点苹果果品的生产果园、苗木生产苗圃及生产接穗的母本园3.2监测方法3.21田间调查(产地检疫)3.21.1由植物检疫人员会同果园、苗圃、母本园等管理单位或个人进行。3.2 1.2调查时间:分别在5~9月病害症状明显时、果品采收及苗本、接穗出圃前进行,一般每年调查3~5次。3.21.3调查方法果品生产四:采取多点随机取样法进行调查,每点不少于3050株。苗圃: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采取多点随机取样细查,每点不少于50~100株。母本园:每株均雷调查。3.21.4根据苹果黑星病菌的危害症状特点进行田间诊断鉴定(方法见附录A)。1
DB37/T1294—20093.22室内检验对于田间发现的不能确诊的可疑症状,采集标本带回室内进行检验(方法见附录B)。3.23调运检疫对于未进行田间产地检疫的果品和苗木、接穗,在调运前必须进行现场抽样检验。3.23.1果品的检验根据果品不同存方式,采用分层设点取样或随机取样法,抽样数量见表1。将第一次抽取的样品混合后,进行二次抽样,随机抽取10%的混合样品进行检验(方法见附录A、B)。表1抽样数量标准表果品总量(kg)抽样百分率%抽样最低数量((kg)≤100006~10100100003~5注:不足抽样最低数量的全部作为混合样品。3.23.2苗木、接穗的检验采用分层取样或随机取样等方法抽取样品,抽样数量见表2。将第一次抽取的样品混合后进行二次抽样,随机抽取10%的混合样品进行检验(方法见附录A、B)。表2苗木抽样数量标准表苗木、接穗总数量(株)抽样百分率(%)抽样最低数量(株)≤100006~1010010003~5注:不足抽样最低数量的全部作为混合样品。3.3疫情处理3.31果园、苗圃、母本园及调运时一且发现苹果黑星病,应在检疫人员的监督下立即进行封锁。严禁果品、苗木、接穗等外运,采取销毁或消毒后限制使用等措施。3.3.2迅速查清疫情,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消灭疫情。3.33凡发生苹果黑星病果园的果品一律不准外运,苗圃和母本园应立即停止采集接穗或育苗,母本阅必领经过连续三年跟踪检查,确认无疫情后方可恢复采集接穗。
DB37/录A(规范性附录)苹果黑星病菌的田间调查鉴定方法苹果黑星病菌主要以子囊壳在病叶上越冬,或以菌丝体在枝条溃疡处或芽鳞内越冬。病害一般是5月下旬至6月上旬开始发生,7~8月为发生盛期,9月底停止发病。寄主最易受害时期是花蕾开放和花瞻脱落期,早春是病害设染发生的重要时期,也是疫情益测的关键时期生长期间的田间调查是苹果黑星病菌的主要检验途径,主要依靠在叶片和果实上的危害症状进行田间诊断鉴定。苹果黑星病国可侵害苹果叶片、叶柄、枝条、花器、芽鳞、果实等部位,但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症状最明显。叶片:病斑先从叶背面发生,若侵染较迟,也可在叶片正面发生。病斑初为淡褐色,后变为褐色,最后变黑色。病斑圆形或近圆形,直径3~6毫米,有明显的边缘,老叶上更明显;幼叶病斑表面多呈粗糙羽毛状,在角质层下有树枝状的分叉。发病后期,病斑上凸,周围组织变厚,背面凹陷;病斑表面产生浓密的黑揭色至黑绿色的绒状霉层,发病重时,叶片变小变厚,呈卷曲或扭曲状,后干枯脱落:叶柄受害,病斑呈长条形。果实:从幼果至成熟热果均可受害,病斑初呈揭色或黑色、小而圆,微凸,上生绒状菌丝体。随病斑扩大,果实表层木栓化,边缘开裂呈疮状。随着果实增大,病斑扩展逐渐迟缓,中间木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64 937_2013苜蓿生产技术规范.pdf
- GA_T 946.3-2011道路交通管理信息采集规范 第3部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信息采集.pdf
- DB37T 1201-2009供电服务质量规范.pdf
- DB37T 512-2004莱芜猪.pdf
- NB_T 10117-2018页岩甲烷等温吸附测定 重量法.pdf
- NB_T 20331-2015核电厂设计厂址参数技术规定.pdf
- JB_T 8917-2015辊压机.pdf
- JB 4177-1993直齿锥齿轮刨齿机 技术条件.pdf
- JBT 2001.14-1999水系统 椭圆连接法兰 型式与尺寸(PN=31.5MPa).pdf
- DB23-T1303.2-2008黑龙江省企业信用评级规范 第2部分: 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及方法.pdf
- CH_T 1015.3-2007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 1:10000 1:50000生产技术规程 第3部分:数字正射影像图(DOM).pdf
- JG_T 505-2016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实心砖.pdf
- DB11T 137-2008汽车小修竣工出厂技术条件.pdf
- JB_T 5155-2013饲草粉碎机 技术条件.pdf
- JB_T 3228-2014闭式压力机 紧固模具用槽、打(顶)杆孔分布形式与尺寸.pdf
- JG 5114-1999钢筋锥螺纹成型机.pdf
- DB37_T 1823-2011鲁西黄牛饲养管理规范.pdf
- JB_T 20176-2017汽化过氧化氢灭菌传递舱.pdf
- JB_T 4208.4-2014紧固件冷镦模通用件 第4部分:缩径模.pdf
- JBT 9431-1999250mm×250mm透射式投影画面检验板.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