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l形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连接节点设计
0 异形钢管混凝土结构节点连接形式的研究
通过该系统,建筑可以有效地改善中国传统建筑行业面临的高能耗和污染问题,提高工业和贸易的水平和生产效率。随着国家统筹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装配式建筑已成为建筑产业向绿色建筑和实现现代化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关键点
尽管目前对异形钢管混凝土结构已有大量研究,但将它应用于装配式建筑中的研究却很少,更缺乏对装配式节点连接形式的研究。故文中提出一种适用于装配式的新型异形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连接形式,采用节点域管壁局部加厚的L形钢管混凝土柱
文中主要完成了以下研究工作: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4个新型节点和1个外环板节点模型,来模拟并分析各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全过程,通过提取出节点模型的滞回曲线和应力云图,对比分析了其承载力、延性等各项力学及抗震性能指标,并对柱节点域和梁拼接区的变形及破坏特征进行了研究。
1 节点的尺寸设计
1.1 节点的全球设计
以异形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角柱节点为研究对象,依据相关规范及标准
1.2 节点钢管柱壁厚度
各节点的H型钢梁截面均为H300×130×8×10,H型钢梁因管壁加厚区厚度不同而分为如表2中所示的四种长度。除了JD3以外,各节点钢管柱非加厚区的柱壁厚度均为5mm。为了提高钢管柱的刚度,并减少L形截面柱可能发生的不规则扭转变形,因此在JD4的钢管中设置了相互交错的拉结板,在其钢管加厚与非加厚区中,各拉结板厚度分别为10mm与5mm,且沿钢管柱纵向分别以130mm与120mm等间距的排列布置,如图2所示。
2 元模型的构建
2.1 混凝土材料模型
如图3所示,Q235钢材采用三折线简化模型,螺栓采用双线性本构模型,C40混凝土则采用韩林海提出的核心混凝土等效本构关系模型
文中将混凝土设置为各向同性材料,并采用规范中对泊松比与弹性模量的建议值
2.2 轴压比的确定
柱上下两端分别限制水平2个和空间3个平移自由度,即可实现柱端的铰接连接。柱顶轴压力N可依据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式中,n为轴压比,取0.4;A
计算得出柱顶轴压力N为627.07k N,并将其转换为16.08MPa的均布面荷载施加在柱顶,从而能有效避免柱顶的偏心受压和应力集中现象。
加载制度以“层间位移角(%rad):0.375、0.5、0.75、1、1.5、2、3、4、5、5.5、6”来控制加载,并通过计算转化为梁端加载点处的竖向位移,采用如图4所示的位移控制加载方式进行加载。
2.3 约束结构的接触问题描述
单元类型和网格密度决定着模型分析的精度,由于模型中的各部件均涉及较为复杂的接触和网格扭曲问题(大应变分析),同时考虑沙漏控制和运动裂纹的影响,故采用线性减缩积分中八结点线性六面体单元,即C3D8R。
图5为新型节点的柱与拼接区的部件示意图,有限元建模时,不同部件之间的接触通过设置不同方向的接触相互作用来进行模拟,包括法向上的“硬”接触和切向上的“罚函数”,并针对不同接触材料属性设置不同的摩擦系数。由于两节点的接触问题相似,以新型节点为例,其接触对可大致分为三类,即钢管与混凝土、螺栓与钢板、钢板与钢板,对应的摩擦系数分别为0.25、0.45、0.45。为保证计算效率,对于焊接部位均简化为绑定约束,混凝土与加劲肋和拉结板之间的约束类型均选用内置区域,约束的参数设置取默认值。
3 元模型结果分析
3.1 节点的滞回曲线
经数值模拟计算,得到各节点的荷载-位移(P-Δ)滞回曲线对比图,如图6所示。
从图6(a)、(b)可以看出,对于新型节点而言,通过增加节点区管壁厚度和设置拉结板这两种构造措施,不仅使JD1的极限承载力得到提高,还能使滞回曲线变得更加饱满,所围面积也更大,即节点的滞回性能和抗震能力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图6(c)为以JD1为例的新型节点与外环板节点的滞回曲线对比图,可以看出,两个节点的滞回曲线均无明显的“捏缩”现象,说明两种节点形式对核心混凝土均起到了很好的约束作用,其中JD1的滞回曲线更为饱满,且承载能力更大。其原因:一是局部加厚的柱壁使节点核心区的承载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二是Z字形悬臂梁拼接区具有一定的滑移耗能能力,所以新型节点JD1具有更好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3.2 节点的承载能力
各节点的骨架曲线如图7所示,由于对此类节点的等效屈服点没有统一的计算标准
由以上对比分析可以看出:(1)将各节点按承载能力由大到小,可以排序为“JD3JD2JD4JD1JD5”,说明通过增加节点区管壁厚度和设置交错的拉结板两种措施,都可以提高节点的承载能力,且各新型节点的承载能力均高外环板节点;(2)在该加载制度下,JD5未出现明显下降段,其对应的极限荷载点也是破坏荷载点;(3)对于新型节点JD1、JD2、JD3,其各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慈恩寺圣教序》中的传拓艺术.docx
- 《黑图档》所见盛京档案整理研究.docx
- 《黑图档丰朝》中的食辛者库管理.docx
- 《江楚会奏变体三折》的文献综述.docx
- 《水龙吟早秋月亮新圆》词意再考.docx
- 62%合并距腓前韧带损伤的手术治疗.docx
- 2018年黑龙江省水稻杂草危害的初步研究.docx
- 阿勒泰地区两种沙蒿体况指数的比较.docx
- 案例教学在灌输式教学中的运用.docx
- 薄壁异形结构零件的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工艺研究.docx
- 第二单元第1节《电子表格基础》教学设计 河大音像版(2020)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docx
- 第一单元第5节《图文美化》教学设计 河大音像版(2020)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docx
- 专题学习活动 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语文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docx
- 2024-2025学年广西河池市环江县统编版一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x
- Unit4 课时2 Understanding ideas (教学设计)英语外研版2024七年级上册.docx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第二实验小学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docx
- 3.2 青春有格(核心素养教学设计)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docx
- 第六单元 阅读(单元解读讲义)语文统编版一年级上册(新教材).docx
- 2024-2025学年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七级堡部分学校冀教版一年级下册3月月考数学试卷.docx
-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四)历史试题(含答案).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