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旅游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和谐发展.docxVIP

文化遗产旅游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和谐发展.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化遗产旅游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和谐发展 渭河以北的黄土台地区广泛分布着18座秦汉帝陵,形成了关中地区独特的帝陵文化和著名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因其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一定程度上也会制约经济发展。本文将从昭陵和礼泉县出发,分析文化遗产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矛盾问题,探讨文化遗产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让文化遗产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促进经济发展。 1 文化遗址公园建设考证 昭陵(图1)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九嵕山之上,是唐太宗李世民与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合葬陵墓。主体始建于唐贞观十年(636年),至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基本结束。1961年,国务院公布昭陵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3A”级旅游景区。2017年,昭陵入选第一批“陕西省文化遗址公园”名单。昭陵现分为昭陵博物馆和昭陵陵山景区两部分。 1.1 徐懋功墓壁画石景考 昭陵博物馆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隶属于礼泉县文物旅游局。建于李勣,即徐懋功墓前。现有出土文物陈列、碑石陈列室两座(即昭陵碑林)、唐墓壁画陈列室3大主题陈列。馆藏文物6 000余件,展出面积2 000 m 1.2 陵区主陵地区,北司门遗址 昭陵陵山仿唐长安城平面布局而建,始创“因山为陵”。陵园周长60 km,面积30万亩(1亩≈666.67 hm 陵区经考古发现的遗迹主要有:昭陵主陵、栈道遗迹、北司马门遗址、西阙门遗址、献殿遗址、寝宫遗址。 主陵位于陵园最北端的九嵕山主峰,至今尚未探明。据史料记载,昭陵四周有垣墙围绕,陵山上建有房舍、游殿,陵寝下建有玄宫。 栈道遗址位于长孙皇后墓道口和房舍、游殿之间,是连接墓道口和修建供墓主人灵魂游乐的房舍、游殿的道路。 北司马门遗址位于陵山北玄武门内,遗址平面呈长方形,共5级台地,是举行重大祭奠仪式的地方,祭坛遗迹清晰可见。“昭陵六骏”和“十四国酋长”位于第3台阶地两侧。台阶地上建有庑殿和东西庑房,东西各有一座三出阙。1982年,昭陵博物馆曾对北司马门遗址作了勘查和试掘,辨识出唐代门阙的三出阙形制,找出了一道清代砖砌围墙 西阙门即朱雀门,位于距陵山主峰约800 m的一道嵕梁上,外建有双阙台,内建有献殿遗址。现存呈圆丘形的东西两阙址,均为夯筑,间距约90 m。 献殿遗址位于九峻山南侧偏东山梁下,是昭陵遗址区内重要的建筑遗址是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当年里边主要供奉太宗的灵位。据探查,献殿应为重檐九间,现存献殿遗址范围约40 m 昭陵寝宫是现在为止考古发现的第一例寝宫遗址,呈长方形,东西238 m,南北301 m。据考古勘探,昭陵寝宫曾经受过火灾,故后世迁至山下重建,称为“下宫”。 1.3 昭陵出土遗迹 昭陵的遗迹遗物丰富,主要分以下4类。 (1) 石刻。唐代帝王陵墓石刻是唐朝社会面貌的有力见证,也表现了唐代书法艺术的魅力。“昭陵六骏”位于昭陵祭坛东西两庑房内,是唐代艺术文化的瑰宝,每边各3具,分别是特勒骠、青骓、什伐赤、飒露紫、拳毛騧(guā)、白蹄乌。1914年,飒露紫、拳毛騧被盗运至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现有四骏存于西安市碑林博物馆。 (2) 壁画。唐代墓室壁画数量居多, 唐初时的李寿墓、李爽墓、苏思墓、李勣墓、杨恭仁墓、阿史那忠墓均有壁画出土 (3) 碑刻。昭陵碑林与曲阜碑林、西安碑林并称中国三大碑林。现共收集碑石42通,展示墓志40余件,是唐代书法艺术荟萃之地,是我们研究历史、书法艺术的一大瑰宝。 (4) 其他遗迹遗物。昭陵为后世唐王朝帝陵制度埋下伏笔。中国古人好“事死如事生”,唐代帝陵形制仿唐长安城而建,依稀可见唐时长安城这一世界上最大都市的影子。“东罗马,西长安”,昭陵让人真切地看到万国来朝的恢宏盛世。 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唐时东西方交流频繁,诸国皆来长安朝圣。昭陵出土的文化遗迹、遗物,正是东西方人民友好交往的见证,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见证。伴随陆上丝绸之路研究兴起,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背景下,昭陵可谓是透过时空的桥梁,是探索长安-西安时空的契合点。 2 文化遗产与区域发展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矛盾观认为,矛盾是普遍的。同样在区域发展中,文化遗产和区域发展也存在着矛盾的问题。如何让昭陵更好地服务于礼泉县的发展,成为当下值得探讨的问题。 2.1 礼泉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礼泉县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境内泾、泔两河穿过,距咸阳28 km、西安57 km,地处大西安半小时经济圈,区位优势显著,交通十分便利。境内人文资源丰富,是陕西省18个重点文物旅游大县之一。 礼泉县产业发展也逐渐多元,形成以一产农业、二产农业加工、三产旅游业的多元化发展态势。近年来,形成以昭陵建陵为主体的唐宗圣地游、以甘河为主线的梦幻河谷游、以袁家村为核心的关中印象游、以白村为代表的生态农业游的4条旅游线路 2.2 旅游业的

文档评论(0)

xcwwwww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