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出汉出唐介绍陕西省博物馆新建的石刻艺术陈列室.docxVIP

新出汉出唐介绍陕西省博物馆新建的石刻艺术陈列室.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出汉出唐介绍陕西省博物馆新建的石刻艺术陈列室 苏联西部展览中心新的石雕艺术展厅于1973年4月14日正式落成。 石刻艺术陈列室是新建的民族形式的建筑,結构壮丽。里面陈列了由汉到唐这一历史时期內的六十种八十余件石刻,有圓雕、浮雕、平雕和綫刻各种类型。其中著名的有东汉末期的双獅,唐“昭陵六駿”中的四駿,大犀牛,白玉石菩薩像等,都是国內罕見的佳作,是我国除石窟以外最大的一处雕刻艺术宝庫。 陝西地区是我国遺存石刻遺产較早和較多的地区之一,如兴平霍去病墓前的一批巨型圓雕,为西汉时期作品,是我国目前所知道的时代最早的遺物。平雕方面,陝北綏德一带出土的东汉永元年間的墓室画象石,也是在全国画象石中具有可考年代的作品。在橫亘陝西的唐代十八陵上,更是拥有大量优秀的巨型石刻,向有三百里唐代露天雕刻館之称,这就为在西安創建一个汉唐雕刻艺术室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 陝西境內石刻分布地区辽闊,除一些成组成套的如霍去病墓、唐高宗乾陵、武則天母楊氏順陵等規模完整的石刻群,国家就地設有保护单位外,其他零星散存各地的还不少,又多存在于深山僻谷中,保护旣不易,观众想去参观、硏究也感困难,因此在西安創建专室以資保护和使其与广大观众見面,也就成为很必需的了。 陈列品的上限是汉,下限是唐,其中包括了一些北魏、西魏、北周时期的造像碑和隋代的佛像、石槨等。在数量上占比例最大的是唐代作品,唐以后因政治中心东移,石刻作品在陝西境內遺留較少,而且都不是当时的代表作,因此决定起汉迄唐。这样,旣能使全部陈列品均屬佳作,而且也突出了陝西的地方特点。 陈列的雕刻品中有許多是人所共知的,如唐太宗李世民墓上的“昭陵六駿”浮雕,也有在《文物》上先后經介紹过的,如东汉石獅、唐犀牛和菩薩像等。但更多的是沒有介紹过的,現挑选其中几件簡单介紹于下: 永康陵前的石獅是唐初武德元年的遺物(图版柒:1)。永康陵是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的墓,在李淵即位后追封为陵。陵前石刻虽屬唐作,但作者实在是隋代的工匠,所以石獅完全是隋代甚至北周时期的風格,獅的胸部高高突起,前肢直伸,雄健威武,气势凌人。若以其头部为頂点,那么身軀恰好在一等边三角形中,因此給人一种屹立不拔的感觉。这种早期石獅的形象,到后代便逐漸改变了,最后变成首俯足縮,不再具有兽王威風了。在我們看了明淸时代的石獅后,再抬头看到这头气势磅礴的初唐石獅,便能領悟石獅当初所以被人們布置在守卫崗位上的道理。 献陵石虎是一件槪括性很强的作品(图版柒:2)。献陵是唐高祖李淵的墓,在陜西三原县。从唐十八陵石刻群布置情况看来,在唐开国早期(高宗以前)陵制似尙未定,因此陵前石刻行列中,有許多石刻題材为后来定制中所不見的,献陵上的大犀牛和虎即是例子。石虎作行走状,虽挪动似很緩慢,但脚步坚实,由于作者在它后腿上刻一道折綫和头部刻一道弧綫,便把一只猛虎的毛茸、脛骨給生动地勾勒出来了。虎在我国古代,是威武的化身,也有以虎守墓、不令妖魅食死人肝的傳說,因此在陵前,于制度上尙未規定用獅作守卫时,便刻置了壮碩的虎。 北魏皇兴造像背面的平雕,(图版捌:1)是很罕見的。上下共分七层,大別为二十三个小单元,有的是单个的伎乐,有的又像是生活中的場面,更多的像是佛傳图。有趣的是,它旣是連环画,又是装飾画,布局疏密相宜,分合随意,使整个构图,規而不拘,繁而不乱,幷且能适合頂端边緣等外槨的定型,达到了活跃、华丽的装飾效果。 唐供养石灯,(图版捌:2)也是一件优秀制作,原存陝西乾县西湖村,灯身共由九层組成,各层大小厚薄內容都不相同,而能在整体中各見优长,如丰滿的荷瓣,盘旋的螭龙,都很惹人注目。更可貴的是各层有錯落,有对比,而又混然融为一体,灯室的直綫与荷瓣的弧綫,龙的角爪和云朵的柔曲都是鮮明的对比,整个灯身給人以有节奏的音乐感,像是一首庄重有力而韵律悠揚的乐曲。 最后介紹一件人們还陌生的作品——老君像。像原存陝西临潼驪山上的老君殿中,据記載是唐玄宗华淸宮朝元閣中的遺物,刻于盛唐开元年間。唐时崇尙道敎,玄宗以梦見老君的神話故事,請名工用白玉石雕刻了老君像。这玉石像不知在何时被击破,但一直外包泥层,成了一尊后世的泥塑老君像,无人得見其眞面目。一九六三年陝西省博物館特向各有关方面商洽,終将此著录有名的盛唐巨制,搬入石刻艺术室。像为一巍然端坐的老君,神态庄严雍容,胸肩圓厚坚实,气势恢宏,像下有蓮座三台,雕凸起的花草紋飾,圓潤飽滿,精美无比,是我国雕刻遺产中的一件珍品。 陈列室中的这八十多件汉魏隋唐石刻,很多都是珍貴文物,是我国古代文化中很宝貴的一批遺产,在其他地区是不易見到的。石刻艺术室的开辟,不但在文物的保护工作上有重大的意义,而且在介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为創造社会主义新文化提供借鉴的資料方面,都是非常有益的。 (本文图版为罗忠民摄影)

文档评论(0)

xcwwwww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