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 65.020.20
B 05
安 徽
省 地
DB34
方 标 准
DB 34/T 2199—2014
城市森林健康经营管理规范
Regulation for urban forest health management
文稿版次选择
2014 - 11 - 25 发布
2014 - 12 - 25 实施
安徽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
1
DB34/T 2199—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农业大学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许克福、黄成林、吴文友、王嘉楠、张前进、吴泽民、刘西军、黄庆丰、陶晓。
2
DB34/T 2199—2014
城市森林健康经营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森林健康经营管理的术语和定义、总则、评价以及城市森林健康经营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森林。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城市森林 urban forest
城市及周边地区所有木本植物及与其相伴的植物的总和。
2.2
城市森林斑块 urban forest patch
城市地区树冠覆盖率应不小于 30%或树干基盖度应不小于 5.5 m2/hm2 的连续性地块,在遥感影像 图中可明确判读的不同于周围基质的异质性表面。
2.3
森林健康 forest health
森林具有较好的自我调节并保持其系统稳定性, 从而能充分、持续地发挥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的一种可感知的状态。
2.4
近自然林经营 close to natural forest management
营造或诱导人工林向当地自然的森林群落结构发展,或对现有的森林采取适度的人为干预措施,促 其自然的动态演替, 并逐渐达到稳定群落阶段的经营方式。
2.5
生态系统经营 ecosystem management
维持或提高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生产力的同时, 生产人类需求的基本产品及其它价值的自然资源,在 充分维持生态系统组成、结构与功能所必须的生态关系及过程的基础上, 通过测评及研究有明确目的的 经营实践。
2.6
3
DB34/T 2199—2014
树木健康指数 tree health index
树木个体健康状况的评测值之和与树木个体健康理想值之和的比值。
2.7
城市森林景观相似性 urban forest landscape similar index
度量城市森林景观与景观整体的相似性程度,以城市森林斑块面积与总面积之比表示。
3 总则
按照近自然经营的要求, 使城市森林群落结构达到相对稳定, 城市森林要素景观格局合理, 城市森 林达到健康水平。
4 城市森林健康评价
城市森林健康评价方法、指标及等级划分见附录A。
5 经营管理要求
5.1 种植设计
5.1.1 应采用树种混交,混交方法采用株间混交或丛(块) 状混交,群落的每一个优势种数量控制在 20%~ 25%。
5.1.2 应根据树种特性设计初植密度。
5.1.3 应采用异龄树木构建群落,并利用冠层下生态位种植耐荫树种的幼树或小树培育异龄林。
5.1.4 应遵循森林群落的自然过程, 减少人为干预。
注: 采用近自然的经营方法。城郊林地允许自疏、自然整枝及自然更新发生,促成垂直结构层次,符合安全原则情
况下保留枯立木、保持林冠下枯枝落叶层; 建成区城市森林斑块应采用适度的人为干预, 允许不会最终导致群 落结构发生极大变化的自然更新发生、适度保留落叶层。
5.1.5 应按照森林生长规律采用适度间伐对林地的密度进行动态调控, 树种结构简单及外来树种为主 的人工群落,应利用林隙效应增植以增加多样性及促使群落结构向乡土化转变。
5.2 森林土壤
5.2.1 栽植土包括客土、原土利用、栽植基质等。绿化栽植或播种前应对森林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化验 分析,采取相应的土壤改良、施肥和置换客土等措施。栽植土 pH 值 5.6 ~ 7.5,全盐含量应为 0.1%~ 0.3%,土壤容重应为 1.0 g/cm3~1.35 g/cm3 或渗透系数应不小于 6.9×10-4 cm/s, 有机质含量应不 小于 1.5%, 块径应不大于 5 cm。
5.2.2 绿化栽植土壤有效土层厚度: 深根性乔木应不小于 150 cm ,浅根性乔木应不小于 100 cm, 棕 榈树、大中灌木、大藤本应不小于 90 cm,小灌木、小藤本、宿根花卉应不小于 40 cm,大径竹应不小 于 80 cm, 中小径竹应不小于 50 cm, 草坪、草本地被和草花应不小于 30 cm;设施顶面绿化乔木应不 小于 80 cm,灌木应不小于 4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34T 1799-2018曳引驱动可变速电梯安装验收技术条件.docx
- DB34T 1925.2-2014杂粮粉生产加工技术规范 第 2部分:小品种谷物类.docx
- DB34T 1974-2018在役索道驱动轮轴超声波检测规程.docx
- DB34T 1995-2013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间苯二甲酸二辛酯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docx
- DB34T 1996-2013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二丁基羟基甲苯和丁基羟基茴香醚残留量的测定.docx
- DB34T 1997-2013食用油中氧化甘油三酯(OX-TG)及其聚合物(TGP)的测定 高效空间排阻色谱法.docx
- DB34T 2005-2013黄浆水中风味物质的分析方法.docx
- DB34T 2008-2013灵芝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34T 2009-2013灵芝子实体和灵芝孢子粉采收加工技术规范.docx
- DB34T 2030-2013九华山风景区大愿锁技术规范.docx
- DB34T 2200-2018地理标志产品 临水酒.docx
- DB34T 2180-2014枇杷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34T 2201-2014山地茶园冻害防护技术规范.docx
- DB34T 2202-2014山地茶园机械采摘技术规范.docx
- DB34T 2203-2014紫苏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34T 2210-2014农产品溯源要求 信息规范.docx
- DB34T 2211-2014农业投入品溯源信息规范.docx
- DB34T 2213-2014红花油茶栽培技术规范.docx
- DB34T 2207-2014静力触探法检测土方填筑工程质量技术规程.docx
- DB34T 2234-2014回弹法检测饰面砖和抹灰层空鼓技术规程.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