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 65.020
B 04
安
徽
省 地
DB34
方 标 准
DB 34/T 2201—2014
山地茶园冻害防护技术规范
文稿版次选择
2014 - 11 - 25 发布
2014 - 12 - 25 实施
安徽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
I
DB34/T 2201—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岳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安徽翠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归口安徽省农业标准化委员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安徽翠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岳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李叶云、江昌俊、王文杰、钱子华、方书苗、张必桦、吴琼、丁天生、胡留芳。
1
DB34/T 2201—2014
山地茶园冻害防护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地茶园冻害防护的基本技术要求: 包括新建茶园的地形与品种的选择、防风林建设、 茶树种植, 生产茶园越冬的肥水管理、茶园覆盖,春季冻害的防御,以及冻害的灾后恢复技术等。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山地茶园冻害的防护与灾后恢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767 茶树种苗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5018 无公害食品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NY/T 5197 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
DB34/T 1591 茶树冻害气象指标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山地茶园
指海拔一般大于 500 m、相对高度大于 200 m, 起伏明显并形成山体的地区种植茶树的园地。 3.2
风冻害
指寒潮的侵袭造成气温急剧下降,伴随 4~5 级以上西北寒风使茶树受到伤害, 受冻叶一般多呈青 枯状。
3.3
冰冻害
指低温使茶树枝叶遇冻雨或融雪结冰,或茶园土壤冻土层加深使茶树受害, 受冻叶一般多呈赤枯状。 3.4
晚霜冻害
2
DB34/T 2201—2014
指春季气温骤降,气温达到 0℃及其以下使正在生长的茶树芽叶受害,产生“麻点”或红焦状。
3.5
抗寒品种
经省级或国家有关部门审定或鉴定的, 冻害指数 ≤10 的茶树良种。
3.6
催芽肥
茶树越冬芽鳞片初展时进行的第 1 次追肥。
4 新建茶园冻害的防御
4.1 地形选择
山地茶园尽量选择南坡建园, 避免在海拔 800 m 以上的坡顶建园。
4.2 品种选用
选用适制本地茶类的无性系抗寒品种, 茶苗应符合 GB 11767 要求。
4.3 防风林建设
风冻害频发的茶园应设透风结构的乔灌混交的防风林带,主林带应与寒风方向垂直, 树种应选种常 绿速生树种。
4.4 矮化密植
冻害较重的茶园提倡双行、双株条栽种植,成年树冠高度为 60~70 cm。
5 茶园越冬风冻、冰冻害的防御
5.1 施足基肥
秋末冬初, 结合深耕,施足越冬基肥,提高茶树抗冻能力。
无公害认证茶园应按 NY/T 5018 要求执行、绿色食品茶园应按 NY/T 394 要求执行、有机茶园应 按 NY/T 5197 要求执行。
5.2 补足土壤水分
有灌溉条件的山地茶园,在茶园土壤上冻前,灌足水分,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间持水量大于 85%。
5.3 茶园培土
对幼龄茶园可采取培土越冬, 春季再分次回土。未封园的成年茶园, 可在茶树根际处覆土厚度为 10~20 cm, 春季施催芽肥时退土。培土可与行间覆盖同时进行。
5.4 茶园覆盖
5.4.1 行间覆盖
3
DB34/T 2201—2014
因地制宜选用稻草等作物秸秆或夏秋季刈割的绿肥于入冬前在茶树行间覆盖,厚度为 5~10 cm。
5.4.2 冠面覆盖
选用黑色遮阳网或作物秸秆直接覆盖茶树蓬面, 并进行有效固定。越冬后日平均气温回升 10℃以 上应及时揭开。
5.4.3 拱棚覆盖
树冠高度在 30 cm 以下幼年茶园,可搭小拱棚覆盖。棚顶离树冠距离不少于 5 cm。生产茶园,根 据树冠高度选建中拱棚或大拱棚覆盖。中拱棚跨度一般 3~6 m,高 1.3 m;大拱棚跨度一般 8~10 m, 高 2 m。采用无滴薄膜覆盖, 覆膜可在 11 月中下旬。越冬后日平均气温回升 10℃以上逐步揭膜。
6 茶园晚霜冻害的防御
6.1 覆盖防冻
气温骤降前, 越冬无冠面覆盖的茶园, 用作物秸秆或多层遮阳网等覆盖蓬面; 已揭网、揭膜的茶园 须重新覆盖。气温回升正常后及时拆除覆盖物。
6.2 风扇防冻
在茶园安装防霜扇, 高度 7 m, 间距为 30 m×30 m,温度传感器放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34T 1799-2018曳引驱动可变速电梯安装验收技术条件.docx
- DB34T 1925.2-2014杂粮粉生产加工技术规范 第 2部分:小品种谷物类.docx
- DB34T 1974-2018在役索道驱动轮轴超声波检测规程.docx
- DB34T 1995-2013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间苯二甲酸二辛酯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docx
- DB34T 1996-2013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二丁基羟基甲苯和丁基羟基茴香醚残留量的测定.docx
- DB34T 1997-2013食用油中氧化甘油三酯(OX-TG)及其聚合物(TGP)的测定 高效空间排阻色谱法.docx
- DB34T 2005-2013黄浆水中风味物质的分析方法.docx
- DB34T 2008-2013灵芝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34T 2009-2013灵芝子实体和灵芝孢子粉采收加工技术规范.docx
- DB34T 2030-2013九华山风景区大愿锁技术规范.docx
- DB34T 2202-2014山地茶园机械采摘技术规范.docx
- DB34T 2203-2014紫苏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34T 2210-2014农产品溯源要求 信息规范.docx
- DB34T 2211-2014农业投入品溯源信息规范.docx
- DB34T 2213-2014红花油茶栽培技术规范.docx
- DB34T 2207-2014静力触探法检测土方填筑工程质量技术规程.docx
- DB34T 2234-2014回弹法检测饰面砖和抹灰层空鼓技术规程.docx
- DB34T 2223-2014高速公路联网收费规范.docx
- DB34T 2237-2014竹子科技示范园建设规范.docx
- DB34T 2238-2014散生型中小径竹 母竹.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