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N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 1936.3-2007出口危险货物大包装检验方法第3部分:使用鉴定Inspection rules of large packagings for export dangerous goods--Part 3 : Use appraisal2007-08-06 发布2008-03-01实施3中华人民共和国度该518109荐 查均或1发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数码防伪
SN/T 1936.3—2007言前SN/T1936《出口危险货物大包装检验方法》分为3个部分:第1部分:总则;第2部分:性能检验;第3部分:使用鉴定。本部分为SN/T1936的第3部分。本部分修改采用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本》(第14修订版),其有关技术内容与上述规章完全一致,在文本格式上按GB/T 1.1一2000做了编辑性修改。本部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出人境检验检疫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利兵、赵好力宝、冯智勐、黄勇、张园、田家荫。本部分为首次发布的出人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 1936.3-2007出口危险货物大包装检验方法第3部分:使用鉴定1范围SN/T1936的本部分规定了出口危险货物大包装检验使用鉴定的要求、抽样、鉴定和鉴定规则。本部分适用于出口危险货物大包装的使用鉴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SN/T1936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12268 危险货物品名表SN/T1936.1出口危险货物大包装检验方法第1部分:总则SN/T1936.2出口危险货物大包装检验方法 第2部分:性能检验3术语和定义SN/T1936.1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SN/T1936的本部分。3.1鉴定批use appraisal lot以相同原材料、相同结构和相同工艺生产的大包装件为一鉴定批。4 要求4.1大包装上铸印、印刷或粘帖的标记、唛头和危险货物彩色标签应准确清晰,符合 SN/T1936.1有关规定要求。4.2大包装外表应清洁,不允许有残留物、污染或渗漏。4.3凡采用铅封的大包装应在危险货物运输现场查验后进行封识。4.4使用单位选用的大包装应与内装危险货物的性质相适应,其性能应符合SN/T1936.2的规定。4.5大包装的包装等级应等于或高于盛装货物要求的包装级别。4.6在下列情况时应提供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认可的检验机构出具的危险品分类、定级和危险特性检验报告:首次运输或生产的;首次出口的;国家质检部门认为有必要时。4.7大包装底部有卸货阀的,应具有关闭紧固特性,卸货装置始终完好,并能防止任何意外开启。4.8首次使用的塑料、带内(镀)层的大包装应提供6个月以上化学相容性试验合格的报告。4.9用于装运闭杯闪点为60℃或低于60℃的液体,或用于装运易发生粉尘爆炸的粉末时,应采取相应的防静电措施。1
SN/T 1936.3--20074. 10一般液体危险货物灌装至大包装总容积的98%以下,膨胀系数较大的液体货物,应根据其膨胀系数确定容器的预留容积。固体危险货物盛装至大包装容积的95%以下,剩余空间按规定填充或者衬垫。4.11采用液体或惰性气体保护危险货物时,该液体或惰性气体应能有效保证危险货物的安全。4. 12危险货物不得撒漏在大包装外表和内外包装之间。4.13危险货物和与之相接触的大包装不得发生任何影响容器强度及发生危险的化学反应。4.14吸附材料不得与所装危险货物发生有危险的化学反应,并确保内包装破裂时能完全吸附滞留全部危险货物。4.15防震及衬垫材料不得与所装危险货物发生化学反应,而降低其防震性能。应有足够的衬垫填充材料,防止内包装移动。4.16大包装的封闭器应紧密配合,并配以适当的密封圈,保证危险货物在运输过程中无泄漏。4.17木质大包装和纤维板大包装用钉紧固时,应钉实,不得突出钉帽,穿透容器的钉尖应盘倒,并加封盖,以防与内装物发生任何化学友应或物理变化。其封口应平整牢囤。4.18大包装的袋类内包装封口要求:不论采用绳孔、粘合或其他型式的封口,应保证内容物无撒漏。一绳扎封口:袋内应无气体、袋口用绳紧绕两道,扎紧打结,再将袋口朝下折转、用绳紧绕两道,扎紧打结。如果是双层袋应按此法分层扎紧;-粘合封口:袋内应无气体粘合牢固不允许有孔隙存在。如果是双层袋应分层粘合。4.19下列危险货物不允许使用大包装装运:第2类、第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SJT 10164-1991十字槽螺钉旋具头.pdf
- QBT 1509-2007食品添加剂 丁香酚.pdf
- SJ_T 11583-2016电子陶瓷及其封接气密性测试方法.pdf
- SY_T 6218-2010套管段铣和定向开窗作业方法.pdf
- NY_T 1828-2009机动插秧机 质量评价技术规范.pdf
- NY 5225-2004无公害食品 生姜.pdf
- QB_T 5071-2017海洋围油栏用聚氯乙烯涂层膜材.pdf
- QCT 51-2006扫路车.pdf
- SB_T 10909-2012屠宰企业诚信体系评价实施细则.pdf
- NY_T 2804-2015蔬菜园艺工.pdf
- SN 0940-2000进出口盐湿猪皮检验规程.pdf
- SN 0295-1993《出口禽肉中杆菌肽残留量检验方法》.pdf
- SN_T 4888-2017出口高盐食品中铅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pdf
- NY_T 2213-2012辐照食用菌的鉴定 热释光法.pdf
- SN_T 3782-2014进出口纺织品生产企业实验室检测能力验证规范.pdf
- SHT 0400-1992石蜡碳数分布气相色谱测定法.pdf
- QB_T 4745-2014舌刮器.pdf
- SHT 0696-2000FCC平衡催化剂中镍和钒测定法(氢氟酸/硫酸分解-原子光谱分析法).pdf
- SY_T 5251-2016油气井录井项目及录井质量要求(双语版).pdf
- YDT 1514-2006远程教学通信平台 用户接入认证授权计费系统技术要求.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