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X_T 394-2017东亚副热带夏季风监测指标.pdf

QX_T 394-2017东亚副热带夏季风监测指标.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07. 060A 47QX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QX/T 394—2017东亚副热带夏季风监测指标Monitoring index of East Asian subtropical summer monsoon2017-10-30 发布2018-03-01实施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 394—2017目次ⅢI前言IV引言1范围术语和定义23资料与监测关键区夏季风建立和结束时间5强度监测参考文献1 QX/T 394—2017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气候与气候变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40)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气候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台。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跃凤、何金海、朱志伟、陈圣劫。Ⅲ QX/T 394—2017引言东亚大陆和太平洋纬向海陆热力差异季节转换最早发生在3月底或4月初的副热带地区,与其相伴随的对流层低层盛行的冬季偏北风转变为夏季偏南风,对流降水同时出现,从而标志着东亚副热带夏季风的建立。东亚夏季的天气气候受到东亚副热带夏季风的显著影响,如:中国的洪涝和干旱等自然灾害大多发生在夏季风期间。由于东亚副热带夏季风每年的强度不同,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在监测及其对外服务中缺乏统一的标准,这直接影响东亚副热带夏季风的监测和服务效果。因此,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现有东亚夏季风监测指数和借鉴有关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规范对东亚副热带夏季风的监测和服务,制定了本标准。IV QX/T394—2017东亚副热带夏季风监测指标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建立、结束时间及其强度的监测指标。本标准适用于东亚副热带夏季风的监测。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 1东亚副热带季风区KEastAsiansubtropicalmonsoonregions在东亚副热带气候受季风影响的区域。2.2东亚副热带夏季风EastAsian subtropical summermonsoon夏季在东亚副热带季风区近地面层盛行的风2.3经向风meridionalwind南北方向的风。注:经向风大于零时为南风,小于零时为北风2. 4气候标准平均值climatological standardnormals连续30年气象要素的平均值。如:1901年一1930年,1911年一1940年等。注: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有关规定,取最近3个年代的平均值。3资料与监测关键区3.1资料要求采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近地面10m(T62全球高斯格点资料,分辨率为192X94,88.542°N~88.542S,0.0°E~358.125°E)和925hPa等压面上(全球17个等压面格点资料,分辨率为144×73(2.5°×2.5°),0.0°E~357.5E,90.0°N~90.0°S)逐日经向风再分析资料。3.2监测关键区东亚副热带夏季风监测关键区为中国东部区域(110°E~120°E,20°N~35N)。4夏季风建立和结束时间4.1建立时间当监测关键区某候平均近地面10m经向风转为南风,且之后连续2候不再出现北风,则确认该候1 QX/T 394—2017夏季风建立,详见表1。表1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建立偏早偏晚早晚等级正常建立候17候及之前(18~23)候24候及之后4.2结束时间当监测关键区某候平均近地面10m经向风转为北风,且之后连续2候不再出现南风,则确认该候夏季风结束,详见表2。表2东亚副热带夏季风结束早晚等级偏早正常偏晚结束候48候及之前(49~53)候54候及之后5强度监测5. 1强度指数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强度指数(IsTSM)的计算见公式(1)~(4):IsTSM = (I -I)/αi.(1)4ZI.....(2)=j....(3).....(4)dI式中:1监测关键区夏季风活动期内低层925hPa候平均南风指数累积值;-1I最近的气候标准平均值;I的标准差;01je夏季风结束候;jb夏季风建立候;I;监测关键区内第i候平均南风指数;N;V,的格点数;Vij监测关键区内925hPa高度上,经向风为南风的某格点第i候风速平均值,取值大于或等于零;样本长度(取1981一2010年30年序列)。n5.2等级划分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强度的年际变化基本符合正态高斯分布,并依据ISTSM将其强度划分为五个等2 QX/T 394—2017级,具体划分详见表3。表3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强度等级划分强度等级IsTsM值范围异常偏弱IsTsM -1. 28偏弱1.28≤IsTSM-0.67正常-0.67≤IsTSM0. 67偏强0. 67IsTSM≤1. 28异常偏强IsTsM1.283 QX/T 394—2017参考文献[1]何金海,温敏,丁一汇,张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