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明休宁商山吴氏
商山位于休宁县以南30英里处。明清时期,属于休宁县23个区。
一、 吴氏的学术才能
由商山吴氏族人吴应迁编修的《新安商山吴氏宗祠谱传》
第一个时期:此一时期由始迁祖子明公始到七世祖吴俊为止, 其年代大约为两宋年间
第二个时期:此一时期由八世祖吴舜选始至十四世祖吴朝止, 其年代为南宋初年至元明鼎革之际。这一时期的商山吴氏族人开始在儒业和仕途上有所建树, 并对其宗族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吴舜选虽“尝于闽商鬻物”, 但他更热衷于探究理学, 据道光年间的《休宁县志》卷之十四《人物·绩学》中记载“公于理学最精粹, 因恶伪学, 从歙漳潭门人张某请, 遂讲学其家”。在吴舜选的影响下, 其两个儿子国录公吴俯和文肃公吴儆也从小就展现出出众的学术才能, “十岁属文能道老生、宿儒所不能道”, “绍兴九年兄弟同升太学, 月书课考必互居其最, 同舍敬服, 有眉山三苏、江东二吴之称”。
受国录和文肃二公的影响, 其后人依旧热衷于探究理学, 无心仕进, 获得了时人的肯定。如国录公长子吴垕
第三个时期:此一时期由十五世祖吴新童始至十九世祖吴永珪止, 其年代为明初至嘉靖年间。随着明初政局的稳定, 商山吴氏族人又开始外出经商。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 其家业又重新壮大起来。如十五世祖吴新童“值兵火陵替之后皇朝维新之初, 思光前人之业, 宵衣旰食早夜勤劳, 经营四方, 日渐丰裕”。
第四个时期:此一时期由二十世祖吴文谟始至二十一世宗吴世褚止, 年代约至万历年间。这一时期商山吴氏因不肖族人“弃祖业如敝蹝, 其尚丰裕者既无轸恤救时之思, 且有阋墙燃箕之变”,
随着光景的好转和族众的增多, 商山吴氏经济上丰裕的财力和情感上尊祖睦族的需求使得修建宗祠成为可能。而这项工程的首倡者和主导者就是吴世禄, 其一直以体恤宗族为己任, “子弟资之教、孤寡资之养, 贫窶资之居、资之饱暖。祖墓侵赎之、墓木伐垣之”。考虑到“本宗未有祠, 急抅之。多捐己赀, 躬程督”。
第五个时期:这一时期记述了作者吴应迁的父辈及其同辈兄弟的生平事迹, 这一时期约至天启年间。家产的丰裕使得此时的吴氏族人有了更多的人生选择:有的外出经商, 广纳钱粮;有的则开始弃商就儒, 专注于举子业和性命之学。比如作者的伯父吴元经弱冠之年就“从祖父客下沙、徙嘉定, 受计然策服贾, 略无外好”。而且仗义疏财, 济人于危难, “客加 (嘉) 定时邻有贫无生业者授之赀、权子母, 亡何丧厥赀至于三败而犹贷之, 其人感甚”。
从吴应迁这一代开始有些人不屑从商, 转而习举子业。如吴元经次子吴应魁“父命之贾, 年十八自不屑贾, 乃弃而就儒。壬午以例入北太学, 丁酉改南, 前后入棘闱共九次, 终不获售”。
二、 孝亲关系对宗族的关系
徽州作为朱熹的故里, 以其为代表的程朱理学从南宋末年起就被当地人推崇备至, “我新安为朱子桑梓之邦, 则宜读朱子之书, 取朱子之教, 秉朱子之礼, 以邹鲁之风自待, 而以邹鲁之风传之若孙也”。
重义轻利的处事观念:早在二世祖吴待经商时, 就喜欢仗义疏财, 赒贫济困。而这一传统也被后代子孙继承发扬, 如六世祖吴师政“视势利漠如也。里中少俊贫不能就学者给之或有急而求贷必如所请, 不能偿者每毁其券”。
重悌睦族的宗族观念:在宗族生活中商山吴氏历来重视兄弟之谊。在其看来, 友爱的兄弟情义是维护宗族和睦的重要因素。后人吴应秋就常以四世祖吴仁达“产业不分于三子而分于十孙”的例子告诫自己的子孙, “盖以兄子与己子多寡悬殊意有在矣”。将家产直接均分予孙辈, 正可以避免下一代因财富不均而产生的纠纷, 从而维护宗族的团结。十七世祖吴悌宗在家训和座右铭中就十分强调兄弟之谊, 在他看来“兄弟者犹一身之手足、一屋之栋梁、一鼎之众趾, 缺一则身不成、屋不立、鼎不载矣”。
三、 第一,商山吴氏在族内设立宗族事务
明清以来, 徽州当地的宗族通过修建宗祠、制定家谱和家规来规范族人的生活, 以期达到尊祖、敬宗、睦族的目的。以下笔者将结合编修于明中后期的《商山吴氏宗法规条》 (以下简称《规条》) 来论述一下商山吴氏是如何规范其宗族生活的。
商山吴氏宗族的祠堂是在吴世禄及其四个儿子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 而且与之同时吴元绶还制定了祠规来进一步规范宗族生活。
下面笔者将结合《规条》从宗族管理、祭祀、睦族和教育四个方面, 看其是如何规范商山吴氏族人的日常生活的:
宗族管理:为了更好地实施《规条》中的内容, 避免其成为一纸空文, 商山吴氏在族内设立了族正、副四人来统管宗族事务:“须会族众公同推举制行端方, 立心平直者四人。四支内每房推选一人为宗正、副, 总理一族之事。遇有正事议论, 首家邀请宗正、副裁酌。如有大故、难处之事, 会同槩族品官、举监生员、各房尊长虚心明审, 以警人心以肃宗法”。
祭祀:商山吴氏宗族的祭祀活动主要由正月初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