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_T 475-2015放射性皮肤疾病护理规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13.100C 60wS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475--2015放射性皮肤疾病护理规范Standard procedure of care in radiation-induced skin diseases2015-09-01实施2015-03-06发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WS/T 4752015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可与GBZ 104《外照射急性放射病诊断标准》、GBZ 106《放射性皮肤疾病诊断标准》GBZ/T163《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远期效应医学随访规范》及GBZ/T217《外照射急性放射病护理规范》配套使用。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天津市人民医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逐秀玲、向军琳、王雯、孙朝侠、伊金英、赵欣然、杨志祥、姜恩海。 WS/T 475--2015放射性皮肤疾病护理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放射性皮肤疾病护理原则、护理措施和健康监护。本标准适用于核和辐射事故中大剂量局部外照射引起的急性、慢性放射性皮肤疾病患者的护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Z 106放射性皮肤疾病诊断标准GBZ/T 163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远期效应医学随访规范GBZ/T 217外照射急性放射病护理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acute radiation injuries of skin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身体局部受到一次或短时间(数日)内多次大剂量(X射线、射线及β射线等)外照射所引起的急性放射性皮炎及放射性皮肤溃疡。3.2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chronic radiation injuries of skin由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迁延而来或者由小剂量射线长期照射(职业性或医源性)后引起的慢性放射性皮炎及慢性放射性皮肤溃疡。3.3放射性皮肤癌 skin cancer induced by radiation在电离辐射所致皮肤放射性损害的基础上发生的皮肤癌。3.4保护性隔离protective isolation为预防高度易感患者受到来自其他患者、医务人员、探视者及病区环境中各种条件致病性微生物的感染,而采取的保护性隔离措施。3.5tot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EP全环境保护采取必要的措施,达到体内外环境的高度净化,从而预防和减少感染的发生,包括空间环境和人体环境的净化两方面。3.6远期效应late effect-次受到较大或者多次受到较小剂量照射后,远期发生的有害效应。一般指受照数年以后出现的1 WS/T 475—2015效应,如白血病和其他癌症。4护理原则对于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应立即脱离辐射源,疑有放射性核素沾染皮肤时应就地洗消或去污处理。有危及生命的损害(如休克、室息和大出血)时,应首先给予急救处理。急性期局部出现红斑、水疱、溃疡时,要注意保护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消毒剂,破损部位避免摩擦、受压;慢性期视情况予以润肤霜、膏,妥善保护破损皮肤,避免再度受伤;严重破损或创面经久不愈时,配合医疗给予相应护理,有关皮肤损伤的诊断参照 GBZ 106。5护理措施5.1护理评估评估受照部位皮肤改变:a)急性期:I度损伤表现为受照部位毛发脱落;Ⅱ度损伤表现为红斑形成,有皮肤瘙痒、灼热、灼痛感;Ⅲ度损伤表现为红斑痒、烧灼感、肿胀及疼痛明显,有水疱形成;IV度损伤表现为红斑破溃、甚至组织坏死等b)慢性期:I度损伤表现为受损部位皮肤-干燥、脱屑,有瘙痒症状;II度损伤表现为受损部位皮肤色素沉着、水肿及疼痛感,弹性降低;Ⅲ度损伤表现为受损部位破溃、渗出,疼痛明显。5.2皮肤损伤创面护理5.2.1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I度损伤密切观察受照部位毛发脱落及毛囊丘疹的表现及变化。IⅡ 度损伤密切观察红斑出现的时间以及颜色、范围的变化,观察皮肤瘙痒、灼热、灼痛的变化,以及皮肤有无干燥、脱屑、脱毛等症状。避免皮肤遭受摩擦、搔抓等机械性刺激;避免紫外线、远红外线的照射;输液时避开皮肤损伤部位,注意避免使用碘酒、酒精等刺激性消毒剂。红斑阶段创面处理见附录A。Ⅲ度损伤密切观察受照射局部红斑色泽变化,瘙痒、烧灼感、肿胀及疼痛程度。出现小水疱时,注意保护好水疱,防止破溃,让其自然吸收、干;当小水疱融合成大水疱且水疱张力逐渐增大时,可在无菌条件下抽出疱液并加压包扎,视创面情况1d~2d换药1次。发现疱液浑浊且周围有明显的炎性反应,或水疱已破溃时,要剪除疱皮,以防加重感染,并做创面或疱液细菌培养,根据培养结果,遵照医嘱使用有效的抗生素药液进行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