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3 原始时期的装饰图案(下).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装饰 图案 第一节 中国装饰图案的历史沿革 —原始时期的装饰图案(下) 3 、马家窑文化彩陶图案 马家窑文化——1923年首先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的马家窑村,出现于距今 五千七百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地区及甘肃,青海 部分地区。 装饰器型、纹样 常见器型——壶、罐、瓮、盆、钵、豆、碗等,如“小口瓶”、“细颈、 硕腹壶”、“大口长腹瓮”、“带嘴锅”等。 装饰纹样——以点和螺旋纹的运用最为典型,纹样流畅而富有旋转的律动。 装饰图案特点 :①“满”:马家窑型彩陶的装饰 ,从器物的口沿到接近底部, 几乎都布满了花纹 ,显得既多又满。 ②“内彩”:内壁彩绘是马家窑彩陶的一种流行的装饰手法。 ③ 点和螺旋纹:点的运用成为这个时期装饰的特点。在点的 外围是以螺旋纹 ,具有动感。 马家窑型彩陶 4 、 半山形彩陶装饰图案 半山型彩陶因首次发现于甘肃宁定县半山地区而得名。半山型彩陶是马家窑型彩陶的继 承和发展,器物以泥条盘筑法成型,其特点是器物的口径变小 ,有把钮,罐体球体,底 部微向内收形成小底,器体较矮,器物在曲线与直线的运用上达到极为完美的程度。半 山型彩陶造型—— “短颈广肩鼓腹”、“小口细径壶”为代表。 半山型图案色彩——由单一的黑色到黑、红颜色,其纹饰较复杂,动感强烈,以红色和 黑色两色相间的锯齿纹为骨架构成各种图案 半山型装饰纹样——以曲线为主,并流行应用锯齿纹,彩绘的线条红、黑相间,富有变 化的节奏美感 5、马厂型彩陶装饰图案 马厂型彩陶因首见于青海乐都县马厂而得名。 早期彩陶器物造型以壶、双耳罐为主,晚期 的器物造型出现小型化、多样化趋势,如大 双耳罐,长颈小壶、镶骨珠陶碗。 马厂型彩陶纹样纹样以螺旋纹为主,折线纹、 回纹、叶形网纹、蛙纹等,其中以蛙纹最具 特点。 马厂型彩陶具有简练、刚劲的艺术风格。 二、黑陶装饰图案 “黑陶文化”又称“龙山文化”主要分布于山东、苏北以及辽东半岛等地,距今 约四千余年,因首次在山东章邱龙山镇城子崖ya被发现而得名。 八角星纹彩陶豆 大汶口文化 日月山/ 日月火 三、几何印纹陶 新石器晚期的各地域文化陶器发展的同时,在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逐渐发展成熟了一 种用印模在陶坯上压印出几何纹的装饰工艺,被称为几何印纹陶。这种几何印纹陶的装 饰仅因印压的几何纹而得名。 几何纹通过重复、重叠、错位等方法进行连续反复,形成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的图案格 式,主要纹样有方格纹、米字文、回纹、菱形纹、水波纹、绳纹等,纹样的构成形式具 有一种机械的、有规律的美感,因此几何纹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对以后的装饰图案应用 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THANKS 谢谢观看! 14

文档评论(0)

职教中心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