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_T 1248.9-2016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 第9部分:纹枯病.pdf

NY_T 1248.9-2016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 第9部分:纹枯病.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65.020B 16NY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1248.9-2016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第9部分:纹枯病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n evaluation of maize resistance to pests-Part 9 : Banded leaf and sheath blight2016-10-26发布2017-04-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NY/T1248.9—2016前言NY/T1248《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拟分为13个部分:第1部分:大斑病;一第2部分:小斑病;一第3部分:丝黑穗病;一第4部分:矮花叶病;一第5部分:玉米;一第6部分:腐霉茎腐病;一第7部分:镰孢茎腐病;第8部分:镰孢穗腐病;一一第9部分:纹枯病;一第10部分:弯孢叶斑病;——第11部分:灰斑病;——第12部分:瘤黑粉病;一一第13部分:粗缩病。本部分为NY/T1248的第9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由农业部种子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晓、孙世贤、王晓鸣、石洁、晋齐鸣。I NY/T1248.9—2016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第9部分:纹枯病1范围本部分规定了玉米抗纹枯病鉴定技术方法和抗性评价标准。本部分适用于裁培玉米(ZeunuysI.)自交系、杂交种、群体、开放授粉品种以及野生玉米和玉米近缘种对玉米纹枯病抗性的田间鉴定和评价。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义件。2. 1纹枯病banded leaf and sheathblight由丝核菌(Rhizoctoniαspp.)所引起的以叶鞘、叶片、雌穗苞叶产生云纹状病斑为特征的玉米病害。该病害表现为玉米植株叶鞘腐烂、叶片枯死、雌穗干缩霉变、籽粒灌浆不足3纹枯菌接种体制备3.1病原菌分离以常规组织分离法从纹枯病植株的发病叶鞘分离丝核菌或采集病原菌菌核分离丝核菌。病原菌经形态学鉴定确认为丝核菌(Rhizoctoniuspp.)(参见附录A)后,对分离物进行纯化培养和致病性测定。3.2致病种鉴定对用于抗病性鉴定接种的病原菌应进行种的鉴定。种的鉴定主要采用形态学及细胞核染色的方法。3.3病原菌繁殖采用麦粒对病原菌进行扩大繁殖(参见附录A)。在25℃下黑暗培养.5d~7d后.病原菌菌丝布满麦粒即可用于接种。可采用不同地点来源的多个纹枯菌菌株分别繁殖后混合接种。4抗病性鉴定圃4.1鉴定圃设置鉴定圃应具备良好的自然发病环境·能够进行自主灌溉。4.2鉴定设计鉴定材料随机排列或顺序排列。在进行选育品种抗病性鉴定时.每30行鉴定材料设1组已知抗病和感病对照材料(参见附录B)。在进行种质资源抗病性鉴定时,每50行鉴定材料设1组已知抗病和感病对照材料。4.3种植要求鉴定材料播种时间与大田生产播种时间相同.以使植株发病期能够与适宜的气候条件(降雨与温度)相遇鉴定小区行长5.00m.行距0.60m或0.65m.条播或穴播.每行留苗25株~30株.低于25株时视为该品种/材料鉴定无效。鉴定种质资源时.每份鉴定材料种植1行;鉴定选育品种时.每份材料种植21 NY/T1248.9—2016行。土壤肥力水平和耕作管理与大田生产相同。5接种5.1接种时期接种时间为玉米大喇叭口期(V10).接种可全天进行。5.2接种方法将麦粒培养物以每株2粒的用量接种在玉米植株基部由下向上第三叶叶鞘内侧。5.3接种前后的田间管理接种前应先进行田间浇灌或在雨后土壤湿润而不黏时进行接种。接种后若遇干旱.应及时进行田间浇灌.保持土壤相对湿度不低于25%。6病情调查6.1调查时间在玉米进人乳熟后期(R4)进行调查。6.2调查方法逐株调查记载发病症状,调查部位为雌穗以下茎节,记载病情级别。6.3个体植株病情分级病情分级及相对应的植株症状描述见表1。表1玉米抗纹枯病鉴定个体植株病情级别划分病情级别症状描述1尤症状,最下方的果穗下第4叶鞘及以下叶销发病3最下方的果穗下第3叶鞘及以下叶鞘发病5最下方的果穗下第2叶及以下叶鞘发病7最下方的果穗下第1叶鞘及以下叶鞘发病9最下方的果穗及其以上叶鞘发病6.4群体植株病情指数计算通过对鉴定材料群体中个体植株发病程度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各鉴定材料的病情指数。病情指数计算方法见式(1)。Z(S: Xj)X=X 100(1)9XN式中:X病情指数;S.病情级别(当i为1、3、5、7、9时.S;分别为1、3、5、7、9);对应S,的该级别植株数.单位为株;N调查总株数.单位为株。6.5群体植株病情分级鉴定材料群体的病情级别划分依据该品种/种质群体的病情指数进行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