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色彩走进电影现实与梦境的任意栖息
颜色是眼睛练习的魔力。感觉生理学证明, 色彩是富于主观性的感觉。人类赋予色彩以意义, 表达人类情感, 如红色表达热情、奔放, 黄色表达明朗、温暖, 绿色则表达活力、朝气蓬勃。由此, 色彩获得了灵魂。正如抽象主义画家康定斯基所认为:“色彩直接影响到心灵。色彩宛如键盘, 眼睛好比音锤, 心灵好象绷着许多弦的钢琴。艺术家就是弹琴的手, 有意识地接触各个琴键。在心灵中引起震动”。
与固定的绘画艺术迥异的是, 电影具有流动性, 被称为“活动的图像” (moving pictures, 后称为movies) 。贝拉·巴拉兹曾指出:“电影艺术的诞生不仅创造了新的艺术作品, 而且使人类获得了一种新的能力, 用以感受和理解这种新的艺术”。电影色彩的出现让我们获得了一种感受和理解电影色彩的思维能力, 在乔治·迪基看来, 艺术都有自己的惯例, 即“每一个门类系统为了使该门类所属的艺术作品能够作为艺术作品来呈现的一种框架结构”。巴拉兹认为:彩色片将会展现出人类经验世界中许多非任何其它艺术, 而尤其不是绘画艺术所能表现出来的东西。因为一个画家能够画出一张羞红的面孔, 但他决不能画出一张苍白的脸由于羞愧而慢慢地变成玫瑰色。他能画出一张苍白的面孔, 但他决不可能画出脸色变白这一富有戏剧性的现象。
虽然电影早在19世纪末就已诞生, 但是囿于技术的限制, 黑白、无声、颤抖的画面是对那个时代影像质量的深刻记忆, 但颜色从一开始就存在于电影中。即便是简单的手工着色技术, 同样能让观众感受到颜色带来的独特震撼。苏联电影大师爱森斯坦指出:“彩色表现手法将与形象和主题、内容和戏剧性、动作和音乐等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彩色作为电影感染力与电影语言的一种新的强有力的因素, 也将加入他们的行列。”1935年, 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界》 (又名《名利场》) 诞生。从此, 银幕上黑白的素朴世界变为一个光影摇曳, 声色纵横的“浮华世界”。巴赞说, 彩色的出现使电影更加接近“完整电影的神话”。
虽然在1964年安东尼奥尼拍摄《红色沙漠》之前已有不少导演用彩色胶片拍摄过电影, 但是他们并没有充分挖掘色彩在电影中的艺术表现力。安东尼奥尼以天才的导筒把小镇的垃圾堆和小贩推车里的水果都喷成灰色, 把天线架漆得红白相间闪闪发亮。在电影的很多画面中, 无论是在户外、工厂、还是在主人公朱莉安娜的家里一直是由浓烈的灰蓝主宰。但当影片进入高潮“红色”就占据主导:朱莉安娜居住的旅馆、褐色墙壁变成粉红色;而当朱莉安娜最后在炫目的白色走廊里奔跑, 观众的视线最终也被一道鲜红的床杠挡住。
而远在千里之外的中国, 姜文凭借对电影的执着先后在1994年、1999年和2007年拍摄了彩色片《阳光灿烂的日子》、黑白片《鬼子来了》和彩色片《太阳照常升起》这三部带有强烈个人化表达的电影。在拍摄《阳光灿烂的日子》之前, 演员姜文已和谢晋、谢飞、张艺谋等众多杰出导演合作, 赢得当时最有影响力演员的巨大荣誉, 这也为后来的导演生涯积累经验。有着强烈控制欲的姜文并不满足于斯, 一心书写个人风格的电影, 作为表达主观情感的电影色彩自然是他苛求的对象。而姜文似乎也尤其偏爱红色。《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当马小军望远镜中首次出现米兰时, 她就身穿一件鲜红的泳衣灿烂地微笑, 这和马小军身上那件军绿的上衣形成对比。光线和色彩的调配让人在现实与梦幻徘徊, 表达马小军对米兰的爱慕。虽然《鬼子来了》是部黑白电影, 但是影片最后当马大三头颅落地时, 画面突然晕染成一片红色, 此时的“红”象征杀戮、革命, 启迪观众思索这浓烈而黏稠的“红”。而《太阳照常升起》结尾那轮鲜艳地刺目的红日则道破姜文要求的主题:一代人来, 一代人走, 大地永存, 太阳升起, 太阳落下, 太阳照常升起 (来自《旧约》) 。由此看出姜文对色彩极度敏感和他不断试图用色彩表现电影的思想和主题。
导演胡玫曾论述过电影色彩四种基本结构运用方式:“和谐的”、“对比的”、“主观变异的”、“彩色与黑白交替的”。胡玫认为“和谐的”意指电影的色彩与风格、主题一致;“色彩的对比”是要在“观众的生理和心理上形成一种高反差”, 从而引起“急剧跳跃式的不和谐、不稳定感”;“主观变异”则是“把自然色的印象和联想所形成的超现实变形色彩, 在影片中加以主观运用”, 以达到“传达艺术家的主观思想和感受”的一种色彩运用形式;而“彩色与黑白交替的”则“对于展示人物变化的心理过程, 对于影片的‘时态’变化, 时空转换”都是十分奏效的手法。以上四种色彩结构方式在姜文三部电影中均有明显体现。
(1) 色彩的和谐是指通过色彩的相似和色彩与表现内容之间的统一, 常用的方法是使某种色彩形成色调, 色调是指画面色彩的总体倾向性。《阳光灿烂的日子》和《太阳照常升起》的时代背景均处于“文革”时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