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含水量、容重和团聚体分形特征的影响
土壤密度、聚集体积和含水量是土壤的重要物理因素。这些因素被认为是反映土壤结构、水文条件和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chu。土地利用方式反映了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 对土壤结构稳定性、地表植被覆盖度、土壤通透性及地表径流量等均有一定影响[4-7]。因此, 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物理性质的差异性, 对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优化土地配置模式、发展可持续农业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 东北黑土区在大面积开发垦殖过程中, 亦发生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主要表现在黑土层的流失和水土流失中形成的侵蚀沟。目前关于该区域的研究多集中在土壤养分流失特征及侵蚀沟治理等方面[8-9]。综合考虑地形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影响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 选择天然次生林、人工林地、坡耕地、荒草地、果树台田和花田6种典型地块作为研究对象, 对比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含水量、容重、团聚体分形特征, 以期为该区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的科学评价与合理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1 材料和方法
1.1 气候、水文条件
泉河流域隶属于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东端, 流域中心坐标为:东经124°56′13.62″, 北纬42°42′38.7″, 泉河流域境内山峦起伏, 土壤类型以黑土为主。气候温和, 多年平均气温为4.7 ℃, 最高气温35.2 ℃、最低气温-41.1℃;雨量充沛, 多年平均降雨量739.4mm, 雨量多集中在6-9月份;当前流域内主要土地利用方式有: 坡耕地、果树台田、天然次生林、人工林地、荒草地及花田。
1.2 样品采集和测定
研究地点选取在泉河流域境内, 分别选坡耕地、人工林、天然次生林、荒草地、花田及果树台田6种土地利用方式作为采样地, 将每个样地的坡面分为上、 中、下3个部位, 具体采样方案见表1。 用铝盒和环刀分别采取不同土地利用方式0-20cm表层土壤, 测定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土壤团聚体及土壤机械组成, 18个采样点都是3个重复取样, 取其平均值。
试验在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实验室进行, 测定方法为:土壤含水量采用烘干法;土壤容重采用环刀法;土壤机械组成采用比重计法;土壤团聚体采用筛分法。数据处理采用Excel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坡位和坡位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土壤水分是土壤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也是植被生长的物质基础, 对土壤养分迁移、土壤通透性及团聚体的稳定性等均有较大影响[10-11]。土壤水分状况一般用土壤含水量表征,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含水量分布特征见图1。由图1可知,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含水量均表现为:坡上坡中坡下。坡下土壤含水量最高, 主要是由于上坡位、中坡位的土壤长期以来受到径流冲刷较严重, 细粒土壤不断流失并在坡脚处富集, 细颗粒越多土壤孔隙越少, 有利于对水分的保持。上坡位土壤的蒸发量、太阳辐射强度以及风速都要高于下坡位和中坡位, 土壤颗粒组成以大颗粒为主, 孔隙度较大, 渗透性极强, 不利于水分的保持, 从而造成上坡位土壤含水量最低。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含水量的平均值依次为:FF (7.59%) SC (18.86%) NS (23.09%) AF (26.09%) WF (31.49%) FM (35.61%) 。花田的土壤含水量最低, 由于花田的优势物种是菊花, 菊花属浅根系植物, 不利于对水分的保持, 坡下部分菊花由于水分含量过高已见枯萎, 而坡上的菊花长势十分茂盛, 这一现象与所得结论一致。果树台田由于地处背阴处, 水分含量最大;荒草地的土壤含水量仅次于果树台田, 由于荒草的叶片对雨滴具有一定的拦截作用, 有效减缓了降雨对地表的直接冲刷能力, 同时荒草根系十分发达, 改善了土壤的通透性, 对水分的吸收能力较强, 所以荒草地土壤含水量较大。
2.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土壤容重是土壤的一个基本物理性质, 能够综合反映土壤松紧度、孔隙度及水土流失状况[12]。土壤容重大, 表明土壤紧实、板结, 土壤退化趋势愈强;容重小, 则表明土壤疏松多孔, 结构性良好[1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容重分布情况见表2。
由表2可知,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容重的平均值从坡上到坡下依次为1.39, 1.25, 1.19g/cm3。由于上坡位土壤受到的雨水冲刷力强, 土壤易于分散, 透气、透水及保肥能力均减弱, 所以其土壤容重值最大。在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中, 土壤容重表现为NS (1.15g/cm3) WF (1.22g/cm3) FM (1.23g/cm3) AF (1.27g/cm3) SC (1.38g/cm3) FF (1.40g/cm3) , 花田和坡耕地的容重相对较大, 荒草地和天然次生林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广西百色靖西邦腾组织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招聘1人备考题库最新.docx VIP
- T CI 171—2022 区域能源系统碳减排核算技术规程.pdf VIP
- 上呼吸道感染的健康宣教.pptx VIP
- DB1331T 080-2024《雄安新区零碳建筑技术标准》.docx VIP
- 国开期末考试2447《Photoshop图像处理》机考试题及答案(第3套).pdf VIP
- (高清版)DB11∕T 716-2019 穿越既有道路设施工程技术要求.pdf VIP
- 自然辩证法概论(东华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 章节测验客观题答案.docx VIP
- 介绍家乡会泽.pptx VIP
- 国开期末考试2447《Photoshop图像处理》机考试题及答案(第4套).pdf VIP
- T_CCAATB 0061—2024(零碳航站楼技术标准).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