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语文教学生活化路径 论文.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再论语文教学生活化路径 [摘要]生活处处不语文,语文的教学应该是源于生活的,和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连的,不能让脱离生活的语文教学成为单纯的学科知识的积累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容器。在当前的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需要走向生活化,需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生活,真正把语文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的过程,把语文教学情景还原为生活的情景,把语文教学活动还原为儿童的生命活动,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当是语文教学的返璞归真。 [关键词] 生活教育 语文教学 生活化 对于学校教育,陶行知先生主张在生活教育。语文教育是通过语文教学实现语文学科的教育,当然离不开生活。语文教学如果要有温度,有生命力,就应该有生活感,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那么如何把语文教学的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把语文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中的情景,把语文教学的活动转化为学生的生命活动?那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怎样实现生活化?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建构生活化语文教学课堂 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学要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所以语文教学应该为学生运用知识,形成能力服务,更好地适应真实的生活服务;语文课堂应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连,通过生活化的教学课堂的构建,使有限的知识性的语文教学向发展人的、培养社会人的“生活语文”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1.巧用教材,链接生活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载体,是源于生活,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老师在教学时不能脱离生活,只作知识性的讲授教学,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与日常生活的结合点,把对文本的学习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借助学生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和积累,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发挥教材内容的生活指导引领作用。 如:在教学五下统编教材《梅花魂》一课时,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梅花魂”的含义,于是我这样处理: 师:同学们,你们生活中见过梅花吗,梅花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生:冬天开放,不怕严寒 生:香气扑鼻 生:冬天百花凋零,只有梅花绽放,生机勃勃 师:是的,生活中梅花就是这样的!其实自古以来梅花都备受人们的青睐,请你读读他们眼中的梅花,说说你的感受?(出示:梅花诗句) 生:我觉得梅花不怕严寒,很顽强 生:我觉得梅花是一种很有坚守的花,无论环境多么恶劣依然努力绽放 生:我觉得梅花洁身自好,有自己的追求 师:是啊,正如文中作者所说(齐读出示的片段):“旁的花,……” 师:这个 “她”就是指?(生:梅花) 师:梅花就像是怎样的人?(生:高洁、坚强、有骨气、有坚守) 师:同学们,梅花于恶劣的环境中绽放,于凛冽寒风中吐香,无论何时都未放弃信念与理想,让人敬佩。你想到了哪些人也是这样的? (生说联想到的人) 师:是啊,“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许多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学生齐读) 师:这就是梅花精神,就是是梅花魂啊,是这样的精神铸就了中国人的铁骨,铸就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借助生活中的梅花联系诗歌中的梅花形象,链接教材中的“梅花魂”,让学生用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循序渐进带着学生理解 “梅花魂”的内涵,效果显著。 2.巧借情境,再现生活 在教学中,有的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较远,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困难,教师教学时就应该结合实际创设生活情境,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内容,使学生形成切身感受更好理解课文内容。 如学习《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很多学生没有见过破败的园景,没有相应的历史积累,根本无法体会文明被毁的悲哀与八国联军烧杀抢掠的野蛮,教师就可以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那段惨痛的历史,在情境中感受体验: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想为大家做一回向导,带大家乘坐时空巴士游览圆明园,想去吗? 师:好,我们出发了!(出示图片、画外讲解圆明园总概况) 师:今天我们还请来了1709年、1722年、1735年、1796年、1821年、1860年六位时间小向党为我们具体讲解圆明园的建筑历程(出示历史影音资料,学生导游介绍各时期情况) 师:游览结束,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圆明园建筑耗时151年,历经六代皇帝,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生:圆明园是一座真正的宝库 生:中国能有这样的园林非常了不起 师:接下来,老师要带大家来到1860年10月6日,这一天圆明园发生了一件让世界震惊的大事,请看视频。(学生观看视频片段 阅读课本文段) 师:看完视频、读完文字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八国联军太野蛮 生:我感觉愤怒、屈辱 就这样,在引入学生熟悉的实际情境的教学中,学生借助直观、形象的感触,消除了陌生感产生了深刻的体验,有了发现、探索的积极性,并且这样的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即生活。 3.巧设活动,模拟生活 课堂教学要生活化,还应关注课堂活动,尤其是在面对没有生活概念的低年段孩子的教学中,教师更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孩子在模拟的生活化活动中了解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