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让“趣味”走进农村课堂,追求小学数学的本真
摘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的内部兴趣。”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
追求趣味性教学,通过充满趣味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知识本身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并乐于学习,学会学习,从而让数学教学真正成为一门“愉快的艺术”。
关键词:趣味课堂;小学数学;形象生动;数学本真
在我国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农村小学由于师资条件的匮乏、教学形式的单一、学生综合能力水平较低等因素的影响,阻碍了学校教育与改革的创新。爱玩是儿童的天性,他们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和有趣的事物充满了兴趣,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模式严重背离了儿童的本性。陶行知先生提倡“六大解放”的教育思想,要让课堂教学立足儿童,要充分解放儿童的大脑、双手、口、嘴巴、空间与时间,让学生在充满趣味性的课堂中从“学会”到“会学”、“活学”,这样一节高效的课堂教学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因此,在缩小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差异的过程中,“趣味教学”以新课标为依托,以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为指导,将“趣”贯穿于整个课堂中,使教学活动更趋自然、更显生动、更有效果,全面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的形成。
一、巧用修辞手法,增添语言趣味
修辞是语文学科中一种常用的语言表达手法,通过调整、修饰或用特定的表达提高语言表达的效果,恰当的运用修辞手法,可以将表达的内容说的生动、形象、有趣,能将深奥的事物或道理变得浅显化、具体化,从而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可以说修辞是一门语言艺术。数学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将数学语言转化为学生所熟悉的语言,帮助学生轻松的理解知识。在这一个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语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教师常用的带有感情的修辞手法运用,可以说是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的“拐杖”,不仅让课堂充满“趣味性”,唤醒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能让学生在学习兴趣的激励下,自主、积极的“动”起来,自然而然的进行思考、分析、推理与总结,愉悦的学习数学知识,因此,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重难点,巧用修辞,合理的运用幽默的语言,对于突破重难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巧用“比喻”,化“抽象”为“具体”
“比喻”是一种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借用一种事物来描述另一种事物的语言表达手法。比喻手法的巧妙运用,能让我们的书面和口头表达变得生动、形象。因此,在数学课堂中,巧用“比喻”的表达,可以让抽象的、死板的数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更加符合儿童的认知,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如孩子们在幼儿园刚认识数字的时候,很多幼师都会教给他们:“1像铅笔会写字,2像小鸭水中游,3像耳朵会听话,4像红旗迎风飘……”多么形象,多么生动的就将数字深深的印在学生的头脑中。所以,“比喻”的运用,能让课堂充满“趣”味,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在教学《连减运算》一课时,其中,涉及到了一些连减的算式可以采用简便的方法进行求解,在教材中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对不同计算方法的比较从而寻找到最优化的计算方法,这为学生的便捷运算奠定了基础。比如,245-57-45,在这道题目中,如果我们将“245”看做是一只“小壁虎”的话,根据数的特点,“45”就可以看作是壁虎的“尾巴”,那先把壁虎的小尾巴去掉的话,这样就变成了24-45=200了,也就是:“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交换两个减数的位置,它们的差不变。”为了便于学生记忆,我们可以称之为“趣尾巴法”。类似这样的题目的还有:245-35-65,但前面不同的是,在这道题目中可以采用“凑整”的数学思想,根据35+65=100,所以可以先算后面两个数的和,再用被减数去减和,差不变。这就好比环卫工人在马路上扫树叶一样,与其一片片的树叶去捡起来,不如,先扫成一堆“35”,在扫一堆“65”,这样就能将他们轻松的收起来了。所以,这道题目中的连减运算可以称为“收落叶法”。这样生动、形象的比喻,赋予了减法运算感情色彩,当学生头脑中有形象出现时,学生也就掌握了这类题目的简便算法。
巧用“拟人”,化“枯燥”为“思考”
“拟人”是指将“物”当做人来写,拟人化的修辞手法,赋予静止的事物以生命感,能给予学生更为深刻的印象。在数学课堂中,巧用的运用“拟人”,将数学知识与人的意识、态度、观念、生活等方面结合起来,让学生觉得更为亲切、自然,同时也能引发学生的思考,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单一枯燥的数学计算,难免会让学生失去兴趣,为了让学生充分的“动”起来,不妨将这些枯燥的数学符号看做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如果我们将“乘除法”看成是班级女生,将“加减法”看成是班级女生,根据“女士优先”的原则,那么,式子中既有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4月自考11466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试题及答案.pdf VIP
-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食物口腔里的变化》教学课件(4).ppt VIP
- 应征入伍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国家教育资助申请表1(样表).docx
- 2025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年招聘10名管理助理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专题03 非谓语动词之动词不定式100题-备战2024高考英语语法填空专项分类训练(高考真题+名校模拟真题).docx VIP
- 防水行业常见渠道模式-东方雨虹.pdf VIP
- 外科学课件-胸部损伤.ppt VIP
- 初中英语语法专项1000题:专题15-非谓语动词-专项训练(答案解析).pdf VIP
-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分析报告方案与应用.doc VIP
- 送货单表格模板.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