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说部的演变.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满族说部的演变 满族及其祖先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苏慎的故事。满族民族是在八旗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的民族组合。换句话说,以真族后裔为主体,吸收满族、蒙古族、西伯利亚、汉族和道尔的后代,经过长期的混合生活,形成了一个新的社区。 满族朔族的“乌勒本”本应在辽金时期成熟。朔族的原始文物可以追溯到辽金时期,数量非常多。满族说部体量大,类别多,异文丰富。满族及其先世操不同语言,创不同文字,又吸纳了汉文的影响,即便形成书面文本,也仅保留了满文(契丹大字小字、女真语皆没有保留完整的说部文本)、满汉、汉文三种形式。近年来,满族说部的抢救与挖掘,重新展示了那些仍活在民间的满语形态,如孙吴县四季屯的满族老人何世环掌握大量的满族传说和故事。目前,很多传统满族说部已散佚,有的因为年长者的离世,不再为人所知,有的仅保留在民众的记忆中,有的仅有片段留存。 在四个满族人的演讲中(车库演讲、包壳演讲、巴特尔演讲和乌春孙演讲),车库演讲相对较短,通常不到10000行,反映了相对较早的时期。科学家推测成熟阶段相对较早。而“给孙乌春乌勒本”这一类以说唱形式为主,这种韵文体的展现也是满族民众早期采取的方式,明清后基本以散体叙事为主。而“包衣乌勒本”和“巴图鲁乌勒本”两类,数量较多,形成过程也较为复杂。“包衣乌勒本”有宁安和爱辉一带富察氏家族传讲的《萨布素将军传》、《萨大人传》,河北王氏家族讲述的《忠烈罕王遗事》,吉林扈伦传人赵东升传承的《扈伦传奇》,爱辉富察氏家族的《顺康秘录》与《东海沉冤录》,宁安富察氏家族的《东海窝集传》等。“巴图鲁乌勒本”为英雄传,如讲述渤海时期女英雄红罗女的说部有《红罗女》、《比剑联姻》、《红罗女三打契丹》等,《双钩记》、《飞啸三巧传奇》、《黑水英雄传》为爱辉富察氏、穆氏、杨氏三族的英雄说部,徐明达家传的《松水凤楼传》、《姻缘传》已有三代。总体而言,超过千万字的满族说部,最初以何种方式创造并流传?又是如何传至今日?在历史的长河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本文拟从满族说部的演述、传播来构拟其文本的形成、发展和定型的主要阶段,以期探究这一口头文类的历时性演进历程。 一、 满族传统说部的视觉记忆 在传统的满洲谚语系列中,超过三分之一的词语与女真突出的个性密切相关。在未创造文字前,女真人曾用木刻信牌交流信息。金建国前,女真口头文学主要来源于儿童歌谣与劳动人民的咏唱,还有由巫歌发展而来的乐歌。史料中存有两首:一首是《金史·谢里忽传》所载的巫觋之歌,歌词为:“取尔一角指天,一角指地之牛,无名之马,向之则华面,背之则白尾,横视之则有左右翼者。”一首是《金史·跋黑传》所载的童谣,歌中唱道:“欲生则附于跋黑,欲死则附于劾里钵、颇剌淑。”当时的民歌,歌词简单朴素,开始追求形式和韵律。这两首民歌就是经由口头传诵,后人整理、汉译保存下来的。 因为古代没有文字,人们常常把语言当作一种约定。“看生意、看事情、思考、唱歌、谈论过去”是一种常见的交流和传承方式。满族民众最初选择一缕缕棕绳的纽结、一块块骨石的凹凸、一片片兽革的裂隙,来刻述祖先的坎坷历程,这便是说部的最古老形态,也叫“古本”、“原本”、“妈妈本”。满族人将这种“妈妈本”尊称为“乌勒本特曷”(ulabun tehe),他们就是望图生意、看物想事、唱事说古的。 这些视觉记忆方法必须首先处理文字。“文字是一种记录手段,而不是一种记忆方法,而图示化的叙事方式对许多民族的历史记忆来说都很重要。” 二、 讲古习俗盛行 在女真时代,有一种古老的习俗“穷人靠自己的女儿来唱歌,她们的歌曲也是关于家庭的。”。讲家传、讲古在当时很是盛行。讲唱“乌勒本”的活动,不单单是在氏族百姓中进行,金代的帝王也参与其中,且非常重视这一习俗。公元1184年,金世宗完颜雍巡幸女真故地,“宴宗室于皇武殿,饮酒乐,上谕之曰:‘今日甚欲成醉,此乐不易得也。昔汉高祖过故乡,与父老欢饮,击筑而歌,令诸儿和之。彼起布衣,尚且如是,况我祖宗世有此土,今天下一统,朕巡幸至此,何不乐饮。’于时宗室妇女起舞,进酒毕,群臣故老起舞,上曰:‘吾来故乡月矣,今回期已近,未尝有一人歌本曲者,汝曹前来,吾为汝歌。’乃命宗室子叙坐殿下者皆上殿,面听上歌。曲道祖宗创业艰难,及所以继述之意。上既自歌,知慨想祖宗、音容如睹之语,悲感不复能成声,歌毕泣下数行。右丞相元忠暨群臣宗戚捧觞上寿,皆称万岁。于是诸老人更歌本曲,如私家相会,畅然欢洽。上复续调歌曲,留坐一更,极欢而罢。” 在这个阶段,语言出现了,主要用于作家文学。从金初到明末比较长的时期,女真文字主要在政治及军事外交中使用,日常生活交流仍以口头为主。金代说部传世较多,与金代完颜氏家族上层集团极力提倡与重视有关。辽金争雄是说部中富有戏剧性并占据重要影响地位的辉煌主题。女真族英雄的传说故事如《阿骨打传奇》、《忠烈罕王遗事》、《金世宗走国》、《金兀术

文档评论(0)

139****94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