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宜阳铜鼎在西汉的流传
2006年,欧洲保护中国艺术主席高美斯和西安企业家黄新兰从欧洲购买了益阳铜鼎。鼎为圆型素面盖鼎,通高17.5cm、两耳间宽24.5cm、口径17.7cm,重3060克,上有铭文43字,在鼎口沿处有“宜阳”、“咸”、“临晋厨鼎”等战国至西汉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刻铭。鼎口平唇内敛,腹扁圆,圜底,矮三蹄足,腹上附长方形双耳,腹中部饰凸棱一周;盖呈覆盘形,上著三枚乳突的环形钮。
4月4日,高美斯先生将铜鼎从法国巴黎运抵北京,保存在北京保利博物馆。
4月5日,在高美斯先生和陕西省文物局外事处等人员的护送下,铜鼎从北京运抵西安。
4月5日,陕西省文物局组织有关专家对铜鼎进行鉴定。
4月10日,“欧洲保护中华艺术协会主席高美斯先生、西安美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新兰女士捐赠战国青铜鼎仪式”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举行(图1)。
至此,这件流落海外100多年的青铜鼎,终于回到了故土。2006年“5·1”期间,宜阳铜鼎在秦俑博物馆公开展出。这件铜鼎历经风雨,身世颇具传奇色彩,其流传经历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图2)。
这是一件流失海外多年后又幸运回归祖国的战国铜器。专家考证认为,该鼎为战国晚期韩国所铸,在秦的兼并战争时进入秦咸阳,宜阳铜鼎入秦后,秦管理者对其进行了校验,同时加刻“咸,一斗四升”五字,供秦使用。秦朝灭亡后,铜鼎又归汉王朝所有,作为临晋的厨鼎(临晋为汉代的县名,位于今陕西大荔县)。西汉政府对铜鼎又做了重新校验,不仅标刻了容积,还称量标刻了鼎和盖的重量,并与其它铜鼎一起进行编号,列为“临晋厨鼎”第四十九号。
这件青铜鼎刻铭记载了该鼎的重量、容积,反映了它的流传经历,对研究战国晚期到西汉早期的度量衡制度和历史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史记·秦本纪》记载宜阳在武王四年(前307年)后入秦。因其处在秦通往六国的交通道上,在政治、经济、军事上位置都极为重要。上党、南阳二郡物资都集聚宜阳。秦昭王在位时,曾几度前往宜阳,居此以处理六国事务。既然秦王多次居此,那么宜阳应有离宫别馆,并设工官造器。秦昭王十七年(前290年)前后,宜阳成为秦国辖地。
这件宜阳铜鼎原属战国时期的韩国,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后,入咸阳宫,后历经汉等诸多朝代。见证了2000多年前的变迁已经赋予它太多的意义,“流落”欧洲百年重归故土的经历又为它增添许多传奇色彩。专家推断,这件鼎可能在100多年前的清代出土于陕西咸阳附近,随后在清末乱世之中被人带入欧洲。此后,它在数个欧洲贵族中几经转手,最后由法国巴黎某家族购得,并收藏至今。
2004年,有人拿这件鼎的照片请高美斯鉴定,确认这是战国时期的遗物后,他决定将其送还故乡。高美斯说:“这是属于中国的文物,作为中国文物方面的专家,我希望中国的文物不要被盗,而是能够在自己的博物馆陈列。”又是在一个偶然机会,他在巴黎见到鼎的主人。经他反复劝说,那位巴黎人终于同意把鼎卖给高美斯,还回中国。于是,高美斯出巨资买下了这尊铜鼎,愿意无偿捐赠给陕西文物机构(图3)。
高美斯主动联系西安的黄新兰女士共同提出申请,参与捐赠。这不仅是中欧之间的一次合作,更开创了中国流失海外文物回归和保护的一种新方式。高美斯说:“我希望这件铜鼎在全世界最大的博物馆之一的秦俑博物馆中,能够继续见证中国的繁荣昌盛。”黄女士说:“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西安人,出资把这件出土咸阳的重器买回来,是理所当然的。”宜阳铜鼎回归只是法国友人和中国爱国人士追索海外中国文物回归的第一步,他们还将尽力为更多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早日回到中国而做出更大努力。
近年来,海外流失文物回归祖国,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法律途径依法追索,二是通过捐赠和购买方式回流。尤其是这种无偿捐赠,体现了对中华文化的支持和热爱,先例并不多,特别值得提倡。为此,陕西省文物局和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联合编辑《战国铜鼎回归记—捐赠实录》一书,以表彰高美斯先生和黄新兰女士的善举。
高美斯是著名亚洲文物鉴定专家,1982年来到中国,随后便与中国文物结下不解之缘。在几十年的文物鉴定工作中,高美斯看到大量中国文物通过非法途径流入欧洲。他为中国文物大量流失感到惋惜,决定帮助中国收回流失在世界各地的文物,为此成立了“欧洲保护中华艺术协会”(APACE),协会的宗旨是保护中国文化和艺术品,促进欧洲和中国在文化艺术、经贸、科技、教育等领域开展合作,通过在欧洲保护和推介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艺术,提升中国在欧洲的影响,协助中国政府追索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
欧洲保护中华艺术协会作为非盈利性机构,将为中国有关方面提供大量流失海外文物的信息,并将继续寻求中国文物国际捐赠的新途径。近年在欧洲为中国特别是为陕西省的文物保护、文化交流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自2001年起,高美斯先生得到陕西省文物局授权,协助陕西在欧洲了解调查中国文物流失海外的情况。
高美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卷(含解析).doc VIP
- 2025关于历年高考必备高频词汇汇编(打印版).pdf
-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知识考试题库150题(含答案).docx VIP
- 抗美援朝抗美援朝.pptx VIP
- S7.Net documentation 文档中文说明书.pdf VIP
- WPSOffice办公软件应用课程教案.pdf
- 项目成本管理(估算、预算、控制).ppt VIP
- 2025至2030中国互联网婚恋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风险报告.docx VIP
- 成本控制与有效管理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5年电子设备装接工岗位职业技能资格证考试题库(含各题型).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