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见的柞树病害及防治措施
大自然中的一些疾病经常受各种疾病的感染,生长受到限制,叶片产量降低,叶片变质差,甚至死亡,直接影响叶片产量。常见的柞树病害:危害叶部的有白粉病、锈病、褐斑病、褐粉病、蛙眼病、早烘病、缩叶病、污叶病等, 危害枝干的有干枯病、枯枝病、干基腐朽病、白腐病等, 危害根部的有根朽病、幼苗根腐病等, 危害果实的有橡实僵干病等。本文简述常见的柞树病害及防治措施。
1 橡胶粉
1.1 由根治酸剂所需
白粉病广泛分布于各柞树生长区, 主要危害当年生幼枝。病菌以吸器吸取柞树的养分, 致使柞树叶片发育逐渐停顿, 叶质硬化, 并转为褐色。被侵染的幼枝往往不能木质化而易遭受冻害。
1.2 发病后的叶片形态变化
侵染初期, 柞叶无明显变化, 随后在叶面上出现白色霉状斑, 并不断扩展成片, 乃至遍布全叶, 如被白粉 (图1-A ) 。至秋季发病后期, 粉被上出现肉眼易见的白色小颗粒 (病原菌的闭囊壳) , 进而变黄, 最后变成黑色。发病重时, 柞叶萎缩、卷曲、干枯, 呈黄褐色至赤褐色。
1.3 叉丝壳属piq-pcra
柞树白粉病病原菌属子囊菌门 (Ascomycota) , 核菌纲 (Pyrenomycetes) , 白粉菌目 (Erysiphales) , 白粉菌科 (Erysiphaceae) , 叉丝壳属 (Microsphaera) 的粉状叉丝壳菌 (Microsphaera alphitoidesGriffon Maubl.) 。闭囊壳直径78~170 μm, 成熟的闭囊壳为赤褐或黑褐色, 表面龟裂状, 壳缘着生6~25根附属丝。闭囊壳内有子囊4~22个, 卵形, 无色透明, 大小43~83 μm× 26~55 μm, 每个子囊内生4~8个椭圆形子囊孢子, 无色透明。柞树白粉病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椭圆形, 无色透明, 常多个串生 (图1) 。
1.4 湿度对多期次生长的影响
柞树白粉病在东北地区发病期为7—10月。温暖而干燥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白粉病菌侵染。子囊孢子发芽的适宜相对湿度在80%以上, 相对湿度低于60%时不发芽。蒙古栎、辽东栎及槲发病较重, 麻栎则发病较轻;在同一树种中, 1~3年生的幼树及发芽后30 d内的嫩叶发病重;成年柞树及生长45 d以上的老叶发病轻;地势低洼、窝风闷热、杂草丛生的柞园发病较重。病害常因低氮高钾而减轻, 受磷的影响较小, 硼、硅、铜、锰等微量元素能减轻病害。
1.5 光,以减轻病害
一是结合剪伐清除病叶、病梢, 集中烧毁。二是合理密植, 合理施肥, 保持通风透光, 以减轻病害。三是药物防治。发病初期喷施2%的硫酸钾或5%的多硫化钡, 抑制病害蔓延;发病期可喷施硫磺粉, 或硫磺石灰粉 (2∶1) , 或1/120的硫化钾液, 或0.3~0.4度的石硫合剂, 或0.05%~0.10%的霉锈净等。
2 橡胶锈病
2.1 壳斗科、松针属
柞树锈病又称松栎锈病、松栎柱锈病、松瘤锈病等, 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和美洲, 在我国的长江流域、西南地区及东北地区都有分布, 主要危害壳斗科和松属二针及三针类树种, 以壳斗科的麻栎、栓皮栎发病最重。
2.2 外部外部色泽
5月份在幼嫩柞叶的背面出现黄色小点, 即病菌的粉状夏孢子堆, 叶的正面相应部位色泽较正常稍淡。7月至10月, 在夏孢子堆中或周围生出褐色至黑褐色、稍曲或卷曲的毛状物, 即冬孢子柱, 柞叶可变黄枯状。在受害的松树枝干上形成大小、数目不等的木瘤 (图2) 。
2.3 栎柱锈菌的形态
柞树锈病病原属担子菌门 (Basidiomycotina) , 冬孢纲 (Teliomycetes) , 锈菌目 (Uredinales) , 栅锈菌科 (Melampsoraceae) , 柱锈菌属 (Cronartium) 的栎柱锈菌[Cronartium quercum(Berk.) Miyabe.], 是全孢型专性转主寄生菌, 其性孢子和锈孢子生于松属植物枝干的木瘤中, 夏孢子和冬孢子生于壳斗科植物的叶片上。性子器扁平, 近无色。性孢子无色, 梨形。锈子器泡状, 散生或聚生, 成熟时放出桔黄色粉状锈孢子。锈孢子串生, 卵形或椭圆形, 鲜黄色。夏孢子堆黄色, 半球状。夏孢子倒卵形或近球形, 鲜黄色, 外壁无色有刺, 大小18~28 μm×14~20 μm。冬孢子柱毛状, 褐色。冬孢子褐色, 长椭圆形, 大小为28~70 μm×14~22 μm。冬孢子成熟后即可萌发, 产生无色透明的卵形担子孢子。
2.4 期间病害关系
本病菌为转主寄生菌, 柞树和松树混生易于发病, 4月下旬至5月上旬侵染柞树, 8、9月份侵染松树。该病主要危害幼嫩枝叶, 在伐条更新的柞林中发病较重。夏秋季气温低、湿度大时易发病, 在郁闭潮湿处发病较重。
2.5 春季、春季管理
一是在柞树锈病易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8-2012年美国faf审定的药物化学类新药统计分析.docx
- 20092015年全国地铁建设规划课题研究.docx
- 2011年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docx
- 2012年全球药物最新上市药物.docx
- 2012年美国新药授权和剂型研究.docx
- 2013年美国fafsfawoncawoncawoncawonca2013年全球新药研发报告第一部分新药及生物制品 (Ⅰ) .docx
- 2013年美国fafsfawoncawoncawoncawonca2013年全球新药研发报告第一部分新药及生物制品 (Ⅱ) .docx
- 2013年美国fafsfawoncawoncawoncawonca2013年全球新药研发报告第一部分新药及生物制品 (Ⅲ) .docx
- 2014年我国保健食品行业获批情况分析.docx
- 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克里唑替尼的靶向治疗.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