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山西荆条分布现状及其群落结构研究
?
?
曲 波,张谨华,陈永强,杨振荣
(1.晋中学院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山西 晋中 030600;2.山西省投资集团,山西 太原 030009)
山西荆条分布现状及其群落结构研究
曲 波1,张谨华1,陈永强1,杨振荣2
(1.晋中学院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山西 晋中 030600;2.山西省投资集团,山西 太原 030009)
荆条[Vitexnegundovar.heterophylla(Franch.) Rehd.] 是马鞭草科牡荆属落叶灌木,是重要的水土保持植物之一。在山西,荆条尤以中条山、吕梁山南端和太行山分布较为集中。以荆条为建群种形成的群落,是山西南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的低山丘陵区的代表植被类型之一。本文以山西荆条群落为研究对象,在2011年6—8月采取典型群落调查方法从山西南部垣曲开始往北对山西荆条群落进行调查取样,对其分布范围,群落结构进行研究。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荆条群落主要分布在海拔600~800 m的低山丘陵地带,调查结果表明山西荆条群落内植物共148个种,隶属于46个科,109个属。荆条群落区系成分复杂,各类成分并存,其中以北温带成分占优势,表现出种子植物种的多样性和属的地理分布型多样性等特征。群落外貌以地面芽为主。
荆条;山西;群落分布;群落结构
荆条[Vitexnegundovar.heterophyiia(Franch.) Rehd.]是马鞭草科牡荆属落叶灌木,耐寒,耐旱、耐瘠薄,是森林植被遭受严重破坏后,生境干旱化的情况下形成的次生群落[1-2]。荆条作为山西主要灌木类型,分布范围广,生态适应性强,对山西植被修复和水土保持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科研工作者对荆条种子的萌发[3-4],育苗[5],抗旱机理[6-8]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对较大尺度上荆条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的研究还少见报道。本研究以山西荆条灌丛集中分布区为研究区域,目的:(1)运用样方调查的生态学方法揭示荆条群落在山西的分布情况及群落内物种的组成,旨在为山西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特别是该区退化植被的天然恢复和荆条灌丛的保护、经营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山西位于黄土高原东部,华北大平原西侧,介于太行山与黄河中游峡谷之间,地理坐标110°14′6″~114°34′4″E,34°34′8″~40°43′4″N,最高海拔是五台山北台顶为3 058 m,最低海拔是山西南部垣曲县黄河谷地的西阳河口为167 m;地处温带与暖温带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地理位置和地貌多样性,气候和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复杂性,及其明显的过渡性,对植被的分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地区是中条山脉的历山、太岳山的霍山兴唐寺、吕梁山脉的五鹿山、太行山一部分。
1.2 研究方法
2011年6—8月,从山西由南向北选取历山、仙洞沟、人祖山、五鹿山、兴唐寺、天龙山、太行山为研究区域,以山西荆条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法进行群落学调查。共设置21个样地,80个样方。灌木样方为5 m×5 m,每个灌木样方内再按对角线设置两个1 m×1 m的草本样方。灌木和草本进行实测并记录其种类、丛( 株) 数、高度、盖度等。 对各样地记载海拔高度、坡向、坡度(其中,海拔用GPS的定位数据;坡度、坡向、坡位用罗盘仪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山西荆条分布现状
根据本次调查,从水平分布情况来看,荆条群落主要分布在110°41′3 6.7″~113°41′06.4″E , 35°13′19″~37°52′13″N之间,呈片状分布,分布区处于暖温带,稍呈由南向北逐渐减少的趋势,集中分布于中条山、吕梁山、太行山和太岳山及其余脉。分布于海拔404~1 350 m的低山丘陵地区。山西的分布北界在东部的灵丘、五台山中部、恒山山脉、西部的管芩山。此外,在晋西北的河曲、保德的黄河河谷有极少的分布。
2.2 荆条群落物种组成及数量特征
根据调查荆条群落包含植物共148个种,隶属于46个科,109个属。其中灌木层出共21个种,隶属于12个科,21个属。荆条在整个群落中处于绝对的优势,此外常见的物种还主要有蔷薇科的黄刺玫(RosaxanthinaLindl.)、 鼠李科的酸枣(ZiziphusjujubaMill.)、蔷薇科土庄绣线菊(SpiraeapubescensTurcz.),它们在群落中重要值比较大。草本层总共有33科,其中菊科占到了18属28种,豆科植物也出现10属14种,禾本科占到了6属8种,蔷薇科占到了4属8种,它们在群落中占据明显优势。另外车前科、唇形科、堇菜科、毛茛科、茜草科、伞形科在群落中也有较高的比重(见表1)。
表1 荆条群落重要科属和种的组成
2.3 荆条群落区系组成
按照吴征镒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