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对位芳纶表面改性及其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
?
余荣禄,张藕生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上海 201208)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简称对位芳纶,具有耐高温、阻燃、绝缘、防切割和高强高模等优良性能,在安全防护、光缆增强、橡胶补强、摩擦密封、复合材料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对位芳纶复合材料主要用于装甲防护、防弹头盔、硬质防弹衣、火箭发动机壳体、飞机舱门、飞机货仓地板和体育器材等方面。
对位芳纶复合材料的主要性能缺陷是层间剪切强度(ILSS)和压缩强度较低,难以用于主承力结构件。未经表面处理的对位芳纶表面光滑[1],且由于苯环的位阻效应和π共轭效应,酰胺基团中的氢活性很差,难以与树脂基体形成良好的界面作用[2]。为了提高对位芳纶与树脂基体的黏结性,需要进行对位芳纶的表面改性。
目前已报道的对位芳纶表面改性方法主要有表面刻蚀、表面接枝、表面涂层、γ射线辐射、超声波浸渍和等离子体处理等[3-5],其中等离子体处理是最常用和最有效的表面改性方法之一。等离子体处理技术[6-9]是利用等离子体的髙能量在纤维表面形成自由基等活性中心,自由基随后可进行裂解、自由基转移、氧化、歧化、耦合等反应,也可以与氛围中的氮气、氧气等发生反应,从而在纤维表面生成各种极性基团,提高纤维表面的极性,进而提高纤维与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用于表面改性的等离子体一般为低温等离子体,分为真空等离子体和大气等离子体。真空等离子体适合实验室研究和非连续、小批量处理,而大气等离子体处理则适合工业化连续处理,处理速度快。等离子体用于表面改性的主要问题是具有时效性,改性完成后必须尽快使用。王静等[10]利用氧气等离子体处理芳纶表面,发现随着等离子体处理的纤维在空气中放置时间的延长,表面化学组成变化较大,经等离子体处理的纤维在空气中放置时间到10 d时,ILSS值由52.0 MPa下降到43.9 MPa,下降了15.5%。王振欣等[11]概述了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时效性的产生机制、表征方法。
作者针对对位芳纶与环氧树脂基体界面性能差且采用等离子体处理提高对位芳纶表面活性具有时效性的技术问题,通过等离子体-表面涂覆复合改性工艺对对位芳纶进行表面处理,即在对位芳纶等离子体处理后,立即用与环氧树脂基体具有良好相容性的表面涂覆剂涂覆改性纤维表面,表面涂覆剂中的活性基团可与等离子体处理后的对位芳纶表面活性点形成物理或化学作用,进而提高最终的改性对位芳纶与环氧树脂基体的界面性能。
本实验以空气为气氛,首先采用在线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工艺处理对位芳纶,再使用表面涂覆剂进行表面涂覆;通过分析纤维的表面组分、表面形貌、ILSS、界面剪切强度(IFSS),研究等离子体-表面涂覆复合改性工艺对对位芳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1 实验
1.1 原料
对位芳纶:牌号76GM,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产;三官能环氧树脂:牌号MY0510,美国亨斯迈公司产;海因环氧树脂:牌号MHR070,湖北锡太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产。
1.2 设备与仪器
DBD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南京苏曼等离子科技有限公司制;复合材料六维缠绕机:马其顿Mikrosam公司制;HM 410界面强度测定仪:日本东荣产业株式会社制;Instron 3367型万能材料试验机:美国INSTRON公司制;Nova NanoSEM 450场发射扫描电镜(SEM):荷兰FEI公司制;光电子能谱分析(XPS)仪:日本岛津公司制。
1.3 对位芳纶表面改性
对位芳纶表面改性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在线等离子体处理及表面涂覆工艺流程Fig.1 Flow of on-line plasma treatment and surface coating process1—纺丝装置;2,3—DBD等离子体处理装置电极;4—浸胶槽;5—收丝装置
首先,利用DBD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对对位芳纶进行在线等离子处理,DBD等离子体装置电极平板长度为50 cm,将对位芳纶按一定的穿丝方式在DBD等离子体装置两电极间来回缠绕10次以增加纤维在放电区域中的停留时间,使对位芳纶表面得到更均匀充分的处理;然后,使用表面涂覆剂对处理后的纤维进行表面涂覆,浸胶槽中加入自制的环氧树脂丙酮溶液,为了去除丝束运动速度对表面涂覆过程中浸胶量的影响,固定速度为5 m/min,因此等离子体处理的时间相应地固定在60 s。对位芳纶纤维束从纱架牵出后依次穿过导向辊、DBD等离子处理设备、树脂槽和绕丝嘴,最后卷绕在纸筒上,得到表面改性对位芳纶试样。不同处理条件下得到的表面改性对位芳纶试样见表1。
表1 不同处理条件的表面改性对位芳纶试样Tab.1 Surface modified para-aramid samples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 conditio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