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青贮玉米关键技术研究(潘金豹)_粗饲料大会.docx

2.10 青贮玉米关键技术研究(潘金豹)_粗饲料大会.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8/2015 1 青贮玉米关键技术研究 北京农学院 潘 金 豹 教授 主要内容 研 究 背 景 青贮玉米研究方向、育种目标研究 青贮玉米评价体系的建立 青贮玉米杂种优势的主要模式 2 一 一、研究背景 国家发展“节粮型”畜牧业需要高产优质高效的青贮玉米 饲料短缺已经成为限制畜牧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解决肉食需求与粮食短缺矛盾的唯一办法就是我国必须大力发展以 牛、羊等草食家畜,走 “节粮型” 的畜牧业发展道路 发展奶牛等草食家畜将主要依靠农区 依靠农区最重要的饲料就是青贮玉米 研究背景一、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 奶业迅速发展,对优质青贮玉米饲料需求旺盛、缺口量大 2012年我国牛存栏数10343.4万头,其中奶牛存栏数1498.90万头; 每头牛每年需要3亩地的青贮玉米,仅奶牛就需要种植4480万亩 青贮玉米品种缺乏、生物产量低、品质差、制种困难 2000年以前我国主要使用玉米秸秆、玉米农家种、分蘖型玉米做 青贮饲料。产量低,且营养品质难以保证,严重影响了牛奶品质和 养牛业发展,畜牧业迫切需要高产优质的专用青贮玉米品种 3 1/8/2015 二 二. 青贮玉米研究方向、育种目标研究 青贮玉米的概念: 专用型青贮玉米、粮饲兼用型、 粮饲通用型和青饲玉米。 与普通玉米不同, 是一种特殊用途的玉米类型: 1)收获期不同:青贮玉米在乳线1/4-1/2时收获;普通玉米在黑 层 出现以后收获; 2)收获部位不同:青贮玉米全株收获,普通玉米收获籽粒; 3)青贮玉米生物产量显著高于普通玉米的生物产量; 4)青贮玉米的持绿性好,普通玉米籽粒脱水快; 5)青贮玉米植株较高,繁茂性较好。 二 二. 青贮玉米研究方向、育种目标研究 相对于普通玉米, 青贮玉米除需要果穗较大, 籽粒产 量较高以外,还有下面几个特殊要求: 1)产量高;亩产鲜重5000公斤以上, 亩产生物产量大于1300公斤以上; 2)品质优良,摄入量高,消化率高; 3)抗病性要更好;高抗丝黑穗、茎腐病、大小斑病等叶斑病; 4)抗倒性要更强;耐密植,抗倒伏,适宜机械收获; 5)制种产量高;易制种,种子成本低。因此,青贮玉米的育种难度比普 通玉米更大,且推广过程中更需要栽培及农机农艺技术配套。 4 1/8/2015 二 二. 青贮玉米研究方向、育种目标研究 青贮玉米与饲草玉米不同: 1)青贮玉米收获后用于青贮发酵,饲草玉米主要用于直接饲喂或 青贮发酵; 2)青贮玉米强调具有较高的籽粒产量,饲草玉米强调产草量;青 贮玉米品质优于饲草玉米。 总体育种目标: 育 品质好、中 种植密度在5000~6000株之间/亩, 生 期适宜,生物产量高、营养 高秆、穗较大、不空秆、抗 二 二. 青贮玉米研究方向、育种目标研究 具体育种目标: 1) 成熟期适宜,收获时乳线位置1/2左右;全株含水量低于70%; 2) 生物产量高,大于1300公斤/亩; 3) 果穗较大,籽粒产量较高,大于500公斤/亩; 4) 营养品质好,淀粉含量较高, ≥20.0%;中性洗涤纤维含量较低, ≤50%; 5) 抗倒性强,平均倒伏和倒折率之和≤10%,适合机械化收获 6) 抗病性好,丝黑穗病田间自然发病株率≤8%,平均田间自然发病株 率≤3%;丝黑穗病田间人工接种发病株率≤20%;主要叶斑病为非高 感类型 5 1/8/2015 三 三.青贮玉米评价体系 生物产量和营养品质同等重要的概念; 评价青贮玉米最重要的指标:淀粉含量和中性洗涤纤维含 量 错误认识:以粗蛋白含量为品质优劣指标 青贮玉米的最佳收获期:含水量65%;乳线:1/2。 三 三.青贮玉米评价体系的建立 青贮玉米国家区试试验田间调查、收获和品质分析标准 物候期 播种期: 播种当天的日期,以日/月,下同; 出苗期: 全区有50%穴数幼芽出土高达2cm时的日期; 抽雄期: 全区50%植株雄穗顶端露出顶叶的日期; 吐丝期: 全区50%植株雌穗抽出花丝的日期; 收获期: 记载收获当天的日期。籽粒乳线在1/2时收获。一般在抽雄 后50天,此时全株含水量60-70%。中早熟品种可适当提前3-5天,极 晚熟品种可适当延迟3-5天; 青贮生育期: 从播种到收获的天数 1/8/2015 6 三 三.青贮玉米评价体系的建立 农艺性状 株型: 抽雄后目测,分平展、半紧凑、紧凑型记载; 株高: 植株停止生长后, 连续取小区内生育正常的10株,测量由地表到雄穗顶端的 高度,求其平均值,用cm表示; 穗位: 测量株高的同时测量植株从地表到果穗柄着生节的高度, 求其平均值, 用 cm表示; 收获行总株数 收获行正常株数: 收获行生长正常的植株数; 收获行弱株数 倒伏率(根倒): 植株倾斜度大于45度者占全区株数的百分比, 倒伏后立即调查 倒折率: 果穗以下部位折断的植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分享使人快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