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黄檗半同胞家系苗期生长差异研究
?
?
郭佳忱,张骁※,杨奇,刘剑,巩佳琦,程广有
(1.吉林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吉林 长春 130022;2.北华大学林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
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为芸香科黄檗属高大落叶乔木,是东北“三大硬阔”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1-3]。其内皮被称为关黄柏,是传统的中草药,药用效果显著[4,5]。
黄檗材质坚韧,纹理美观,是实木家具的珍贵用材[6]。近年来对黄檗的利用也见于园林绿化行道、嫩叶茶品和美容化妆品等[7,8]。林木生长差异受林木个体基因与所生长的环境条件影响,特别在幼苗生长阶段,合理地进行栽培管理有助于苗木的健康生长[9]。目前已有学者对多个树种苗期构建了生长模型,用以探讨林木苗期生长节律。郭欢欢等[10]对黄连木1 年生实生苗的年生长节律进行模型拟合,并将苗期生长阶段分为出苗期、生长初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刘梦然等[11]构建了转TaLEA基因小黑杨无性系苗期生长性状的Logistic模型,结果发现苗高、地径均与速生期内的生长量和平均日生长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蒋燚等[12]对黑荆树苗期生长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黑荆树0.5 年生幼苗的生长进程具有明显的间歇性,苗高和地径均有2次生长高峰,其生长过程可划分为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盛末期。关于黄檗苗期生长节律的研究较少,本文构建了16 个黄檗半同胞家系的苗期生长模型,对黄檗苗期生长阶段进行了划分,分析了黄檗家系间生长差异,旨在为黄檗苗期选择和栽培管理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黄檗16 个家系种子取自于吉林省临江林业局黄檗种子园,该园建于1999 年,树种主要来源于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园区海拔793 m,年平均气温1.4 ℃,年平均降水量830 mm,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在种子园的黑龙江Ⅰ区和临江Ⅰ区内选择16 个家系,每个家系选3 个分株,共48 株树。
1.2 试验方法
1.2.1 苗期生长试验 黄檗苗期生长试验在吉林市磨盘山实验基地开展。该地距吉林市区15 km,属中温带亚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3.9℃,1 月平均气温最低,7 月平均气温最高。全年平均降水量650~750 mm。2015 年5 月上旬,随机选择每株黄檗母树种子1 000粒,均匀散播在2 m 1.2 m 的苗床上,5 月中、下旬陆续有个别黄檗家系种子发芽破土,6 月初种子全部破土后对黄檗各家系分株的苗高和地径进行调查。
1.2.2 生长调查 16 个黄檗半同胞家系子代的出苗率介于7.6%~32.9%,每个子代采用5 点法选择30 株长势良好的幼苗,利用直尺对苗高进行测量,测量苗木与地面的最大高度,精度为0.1 cm;利用游标卡尺对地径进行测量,测量苗木地面以上1 cm 处的直径,精度为0.1 mm。
1.2.3 统计分析 选择的黄檗苗期生长模型为Logistic 方程:
预估精度P:
式中y 为黄檗苗高或地径,t 为生长天数,k、a、b为模型参数。n 为模型检验样本数,为16 个;T 为模型中参数个数,为3 个;yi为苗高或地径的观测值为苗高或地径的拟合值,i 为各家系分株。对模型进行求导,可得苗期生长速生点t0=a/b,速生初期t1=(a-1.317)/b,速生末期t2=(a+1.317)/b,速生持续时间t△=t2-t1。
幼苗生长日期差异性分析参考张骁等对黄檗花期差异性分析的方法[3],在本实验中,以2015 年6 月1日为第1 天(记为1),6 月8 日(记为2),以此类推。
根据黄檗苗高和地径速生初期、末期、速生点及持续时间,采用最小距离法对16 个黄檗家系进行聚类分析,确定各黄檗家系生长类型。
本文利用office2017 对数据进行整理,并利用SAS8.0 软件对黄檗半同胞家系苗期生长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聚类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模型参数与检验
利用Logistic 模型对黄檗16 个家系苗高和地径进行拟合,见表1。黄檗16 个家系苗高和地径参数检验均达到显著性水平,实测值与拟合值检验精度均大于0.87,说明模型对黄檗苗高和地径的拟合精度较高。其中L1-4 号家系模型拟合最优,检验精度达0.913 0;H1-1 号家系地径拟合精度最优,检验精度达0.969 0。
表1 16 个黄檗家系苗高和地径模型参数与检验Table 1 The model parameters and test of seedling height and ground diameter of 16 families
2.2 苗期生长差异
对黄檗家系间苗高和地径速生初期、末期、速生点及持续时间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家系间苗高和地径速生初期差异均不显著(F=1.1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