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黄原胶改进MICP加固效果的试验研究
?
?
林泓民,卫仁杰,李亮亮,温智力,彭 劼
(1.河海大学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98;2.江苏省岩土工程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河海大学),南京 210098)
在我国倡导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背景下,选择新型可持续的土体加固方法尤为重要,因此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robially induced carbonate precipitation,MICP)在固化土体方面的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研究和关注[1-4].相较于传统的真空预压、化学灌浆等固化方法,MICP技术能有效改善土体的工程性质,如承载力、抗液化能力、工程抗渗等[5-7],该技术结合了微生物学、地球化学和土木工程学,涉及的影响因素众多,目前主要受到关注的有:胶结液配方[8]、钙源种类[9]、温度[10]、注浆方式[11]、土体类型[12]等.
尽管MICP技术有着众多优点,但该技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包括适用范围有限[13]、固化后土体抗变形能力弱[14]、碳酸钙分布不均匀[15]等问题,其中加固效果的不均匀问题尤为突出,不少学者在不同尺寸[16-18]的加固试验中报道和分析了MICP处理的不均匀性,并认为不均匀性问题限制了MICP技术的进一步运用.为解决这一难题,许多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研究.Harkes[19]认为使细菌(即脲酶活性)均匀分布是获得均匀CaCO3并提高灌浆柱强度的关键.Cheng和Cord-Ruwisch[20]采用交替注入菌液和胶结液的方式改善了长距离渗入法注浆加固砂土的均匀性.部分学者也采用引入外加剂的方式来弥补MICP技术的其他不足.Choi等[21]从土体经MICP固化后韧性较差的问题出发,在渥太华硅砂样中掺入聚乙烯醇纤维进行加固试验,对MICP技术增强砂的工程性能进行了进一步评价.除此之外,还有学者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22]、粉煤灰[23]作为外加剂进行了MICP固化试验探究,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MICP固化土体的过程中加入合适的外加剂,可以综合两者的优势,改善MICP技术,拓宽其应用范围,但目前对于改良均匀性的问题,主要采用调整注浆方式的方法,并未有学者采用引入外加剂的方式进行试验探究.
本文在MICP固化试验中将黄原胶引入到注浆过程中,旨在解决砂样固化效果不均匀的问题,探究其作用机制,为改良不良土提供了的新思路.
1 试验材料
1.1 黄原胶
黄原胶价格较低,具有高溶解度,主要性状为浅黄色至白色可流动粉末,是目前国际上性能优越的生物胶之一,其溶液无色透明,无毒不刺激,具有耐盐性、强假塑性、悬浮性和乳化性等特点[24].选用黄原胶作为外加剂,目的在于减慢渗流速度,增加砂样内部胶结液留存量,使得细菌能更充分地与胶结液反应,改进加固效果.
1.2 微生物培养
试验选用巴氏芽孢杆菌(Sporosarcina pasteurii),根据张楠等[25]针对巴氏芽孢杆菌的特性研究发现,巴氏芽孢杆菌最适生长条件为:温度30~33℃、pH值8.0、NaCl浓度为20 g/L.细菌培养基成分如下:20 g/L酵母提取物、10 g/L的NH4Cl、0.024 g/L的Ni(Cl)2·6H2O和0.01 g/L的MnSO4·H2O,并用2 M(单位M即mol/L)的NaOH溶液调节培养液pH至8.0左右.培养液经过121℃高压蒸汽灭菌20 min,待冷却后将初代菌种接种至培养液,置于恒温震荡培养箱(35℃,121 r/min)培养12 h.
1.3 胶结液配置
试验选用的胶结液主要由0.5 M尿素(urea)、0.5 M的CaCl2和一定量的黄原胶配制而成的,其中尿素为生物的生长提供氮源,CaCl2为MICP过程提供钙源,黄原胶作为外加剂.
1.4 试验砂样
根据前期的预试验发现粒径过大或过小的砂样均不利于微生物砂土颗粒间分泌碳酸钙,因而也不利于试样固结,故选用粒径范围分别在0.075~0.5 mm、0.5~1 mm、1~2 mm之间的砂样进行试验,三种砂样均为福建标准砂晾干筛分后所得,土粒比重在2.64左右.试验前砂样已冲洗并晾干.
1.5 注浆试验装置
试验装置及模具构造如图1所示.模型槽呈圆筒状,内径50 mm,高140 mm,带有用于固定的底座,底座下方设有圆孔,用于排水,砂样高100 mm.为了避免砂颗粒从底座孔洞流出,且不影响试样的整体透水能力,在试样下方放置有250目铁丝网.
图1 试验装置及模具示意图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test device and mold
2 细菌培养试验
2.1 试验方法
黄原胶具有温和无毒的特性,但对本文使用的巴氏芽孢杆菌的生长是否存在影响仍未有前人研究,若黄原胶影响细菌生长并降低细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