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车坳陷典型源岩天然气产率和碳同位素的化学动力学特征.docxVIP

库车坳陷典型源岩天然气产率和碳同位素的化学动力学特征.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库车坳陷典型源岩天然气产率和碳同位素的化学动力学特征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油气勘探取得了重要进展。特别是在克拉斯-伊奇库里克构造带和齐里塔构造带发现了大量中小型气田,库车坳陷天然气储存区成为中国“西部天然气生产”的主要资源保证。查明库车坳陷带油气成藏条件和规律,是提高这一类前陆盆地油气勘探成功率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只有对库车坳陷气源灶特征和天然气成藏过程有一个准确认识,才能真正搞清库车坳陷烃类流体形成和运移聚集规律。 烃源灶生成的油气在多大程度上保存在目前的油气藏中,这不仅关系到盆地和区带资源潜力,而且也是勘探目标充注风险评价的核心内容。识别和圈定烃源灶是油气勘探研究中的关键性内容。对于气源灶的表征,应从4个方面入手:一是烃源岩有机相,包括烃源层层位、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厚度及空间展布;二是烃源岩有机成熟度和热演化史;三是根据烃源层埋藏热历史和生烃化学动力学参数,计算不同地质时期的天然气生成量,圈定出不同地质时期气源灶分布范围和生气强度;四是根据天然气藏的成分和碳同位素数据,从生烃和碳同位素化学动力学方面限定天然气的捕获阶段,明确天然气聚集带或气藏对应气源灶的有效捕获时限。 “七五”和“八五”期间,杨斌1)和朱扬明2)对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中生界源岩特征作过一些研究,提出三叠系和中下侏罗统是重要的烃源岩系,但受当时勘探程度的局限,对烃源岩的有机相及展布、有机成熟度和生烃史、烃源区和油气藏形成关系等均未有深入研究。“九五”期间,戴金星等3)对库车坳陷天然气生成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较系统研究,提出库车坳陷天然气主要源于中下侏罗统煤系源岩;张宝民等4)对库车坳陷中生界烃源岩层段空间分布、烃源岩有机相特征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王飞宇等对库车坳陷烃源岩的有机成熟度、热演化史和生烃历史进行了较系统研究。按上述4个研究气源灶的思路,本文分析并总结了库车坳陷烃源灶特征及其与天然气成藏过程的关系。 1 湖相源岩和煤系源岩 库车坳陷的烃源岩主要发育在三叠系俄霍布拉克组(T1eh)、克拉玛依组(T2-3k)、黄山街组(T3h)和塔里奇克组(T3t)和侏罗系阳霞组(J1y)、克孜勒努尔组(J2k)、恰克马克组(J2q)、齐古组(J3q)、喀拉扎组(J3k)。库车坳陷主要发育3套湖相源岩:克拉玛依组标志层段(T2-3k3),黄山街组(T3h)和恰克马克组(J2q);3套煤系源岩:塔里奇克组(T3t),阳霞组(J1y)和克孜勒努尔组(J2k)。值得指出的是,湖相源岩中除了恰克马克组(J2q)为较典型的湖相腐泥型源岩外,克拉玛依组和黄山街组主体仍是腐殖型源岩(图1)。 库车坳陷天然气在中新生界各个层系均有分布,但主要集中分布在古近系膏泥岩层之下的砂岩、白垩系砂岩以及下侏罗统阿合组砂岩中,平面上主要分布在克拉苏构造带、依奇克里克构造带、秋里塔克构造带和塔北轮台断隆带。库车坳陷油气藏呈环带状分布,坳陷内部、深层为气藏,外围、浅层逐步为凝析油气藏;外环包括黑英山、依奇克里克、吐格尔明、红旗、英买力等构造,以油藏为主;中环包括轮台、牙哈、羊塔克、玉东2等构造,以凝析油气藏为主;内环有大北1、克拉2、依南2等构造,以纯气藏为主(图2)。 2 实验研究及数据来源 (1)常规源岩地球化学评价有机碳分析采用Leco IR-112定碳仪,采用盐酸法移去碳酸盐。岩样岩石热解采用ROCK-EVALⅢ型,分析方法和数据解释按Espitalie等(1977)和Peters(1986)提出的方法。 (2)镜质体反射率分析利用全岩光片,在MPV-SP显微镜光度计上进行镜质体反射率测试,镜质体反射率测试按ISO标准执行,在Window支持的MPVGEOR程序下实现镜质体反射率测试。 (3)源岩生烃产率和天然气碳同位素动力学采用Littke等(1995)和Krooss等(1995)描述的开放体系热解模拟实验体系,采用在0.1~5.0℃/min的3种以上不同加热速率作产烃热模拟,具体实验条件和化学动力学参数求取见Cramer(1998,2001)描述。 实验样品采自库车坳陷阳霞煤矿的下侏罗统阳霞组,样品镜质体反射率为0.70%,碳同位素δ13C为-22.7‰. (4)源岩生烃史分析根据地层分层数据和古地温,在Basin Mod-1D软件上,分析源岩生烃史和天然气产率镜质体反射率化学动力学模型选择LLNL模型(Burnham等,1990;Sweeney等,1990)。库车坳陷源岩生烃史模拟计算在地质参数选取上主要根据以下3个方面:第一,探井和人工井分层数据,探井分层数据引自塔里木油田公司研究院和石油物探局研究院地质研究中心1),2)。在本次研究中,完成了12条南北向剖面220个人工井点的分层数据读取工作;第二,地层剥蚀厚度数据参考了顾家裕等的研究成果1)-3);第三,今地温和古地温参数的选取引自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