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调研语文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pdf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调研语文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2015 高考调研语文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四川省乐山市 2015 届高三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试题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作为一种方法论,中庸之道已经深深渗透到了与中国文化有关的 每一个元素和成分之中,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 要素之一。每个置身于中国文化视野中的社会成员,无论你愿不愿意, 承不承认,你都无法摆脱那与生俱的中庸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因此, 正确地认识中庸之道,并加以合理运用,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无 可回避的文化责任。 中庸思想起很早。 《尚书》中就已经记载了很多关于古代圣王执 中、行 中的例子 。如《盘庚篇》 的 “各设中于乃心 ”、 《洛诰》的 “时中”等。我们可以把《尚书》中强调 “执中”的政治智慧,看作 中庸之道的思想头。 “中庸”一词 ,出自《论语·雍也 》。孔子说: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民鲜久矣。”意思是,中庸乃至高的道德 修养境界 ,长久以,很少有人能做得到了。孔子推许的 “中庸” ,其 含义到底是什么?其境界到底又有多高呢?朱熹解释说:“不偏之谓中, 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庸者 ,不偏 不倚 ,无过不及”。中庸的含义就是,中是一种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 , 无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庸则是说这样做是不可更易的常理。概括 而言 ,中庸的含义就是,中是一种常理。另一种解释自汉代的郑玄: “《中庸》者 ,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意思是,中庸, 就是中道之运用。从文字学的角度分析 ,参照许慎《说文解字》的说 法, “中,内也;上下通也”、 “庸,用也” ,则“中庸”的本义就是 中道的运用,郑玄的解释更符合中庸的本义。 中道本身是极高极难的标准。孔子有言:过犹不及。意思就是凡 事都要尽可能追求最为恰当合理的处置,不能过 ,也不能不及。比如 勇敢 ,过了就是鲁莽 ,不及就是懦弱 ,只有恰如其分的勇敢 ,才符合 勇敢概念本身。事实上,中庸本是一种道德修养境界,但是孔子把它 普泛化了,在这种普泛化的过程中,中庸也自然而然地转化为一种方 法论了。一件事我们可以尽可能追求最优解,但是每件事都要追求最 优解,实在是太难了。 这样一个最优解,怎样才能做到呢?孔子的教导是:“吾有知乎哉? 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叩其两端 就是指从事情的两种极端的状态入手,认真推敲研究,仔细体会把握, 寻求和两种极端完全不同的最优解。需要说明的是,孔子所倡导的这 种思维方式,很容易被误解为折中主义 ,事实上,中庸之道的思维方 式和折中主义完全不同,叩其两端的方式,更加接近于现代逻辑中的 试错法。 为什么孔夫子要悬置这样一个大家都很难做到,却又不得不努力 去做的高标准的理想主义的方法论呢?缘由大约有三。其一,儒家以倡 明先王之道为 己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很容易把先王之道理想化。 中道的思想作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圣王的成功秘诀 ,被儒家 抬高到理想化的程度 ,更是情理之中的事。其二 ,儒家的中庸之道是 古代农业社会大环境下的产物。在农业社会中,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的单一性 ,以及由于单一性而必然存在的重复性 ,是儒家倡导凡事追 求最优解思想的社会背景。其三 ,同时 ,农业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漫节 奏也为儒家凡事追求最优解的理想化方案提供了时间上的可能性。 (摘编 自王泽民《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骨髓》) 5.下列对于“中庸之道”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玄认为中庸就是中道之运用。朱熹则认为中是一种做事追求 不偏不倚 ,无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庸则是说这样做是不能更改的 常理。 B.“中庸”一词 ,出自 《论语•雍也》 ,但中庸思想起很早 , 《尚 书》中“各设 中于乃心”“时中”等语句中的“中”其实就是中庸思 想。 C.在 《论语》中,孔子先是把中庸看成一种道德修养境界,但后 又把它普泛化,在这个过程中,它转换为一种方法论,表现为做事追 求最优解。 D.中庸之道是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前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439069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线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