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北部中寒武纪氧化-还原构造环境中的碱性花岗岩.docxVIP

华北北部中寒武纪氧化-还原构造环境中的碱性花岗岩.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华北北部中寒武纪氧化-还原构造环境中的碱性花岗岩 1 岩石圈减薄过程与岩浆活动 中生代以来,中国东部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岩石圈严重减少(mzeyetal.,1993;griffin等人,1998;zh安平,1999;wu福源等人,1999)。120.140ma期间,地幔源岩浆的地震性变化形成了下地壳(范启诚等人,1998,2001;陆etal.,2001;xn,2001;翟明国等人,2002;yan等人,2003)。地壳平坦的岩浆活动和金成矿活动达到了顶峰(翟明国等人,2002;zhai等人,2004)。因此,中国东部中生代岩石圈的减少过程始于何时何地,这是一个需要探索的重要问题(吴福源等人,2003)。 在中生代岩石圈减薄过程中,华北受到强烈改造,大量的花岗岩侵入到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岩系及其沉积盖层之中近年研究揭示,在华北北缘(大致在北纬40°~42°之间)存住着一条近东西向的二叠纪碱性侵入岩带,以碱性正长岩为主的岩体虽然规模相对较小,数量有限,但岩浆物质被认为源自富集的上地幔(周玲棣等,1991,1996;阎国翰等,2000;牟保垒等,2001)。河北平泉光头山岩体是这条三叠纪碱性侵入岩带中唯一的碱性花岗岩,而许保良等(1998)对白垩纪的山海关碱性花岗岩体的研究认为,岩浆也是起源于富集地幔。显然,如果碱性正长岩和碱性花岗岩均起源于富集的岩石圈地幔,那么它们对于研究华北中生代岩浆活动的起源和深部地质过程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将通过光头山碱性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探讨华北北部中生代岩浆起源和壳幔相互作用,进而试图回答中新生代岩石圈减薄过程是从何时何地开始启动的的问题。 2 中央造山带模拟 最新的研究表明(李江海等,2000;Zhao et al.,2000),华北的基底可以分成3个构造单元:具有3.5~3.8 Ga岩石的东部地块、以晚太古宙为主的西部地块和位于二者之间的中央造山带光头山碱性花岗岩体就产出在中央造山带的晚太古宙变质基底岩石之中。在光头山碱性花岗岩以南出露的王土坊花岗岩体,面积达220 km2,其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198 Ma(王季亮等,1994) 光头山碱性花岗岩体位于河北省平泉县北部,靠近冀蒙交界处(图1)。岩体曾被定为元古代的花岗岩(河北省地质矿产局,1989),但后来获得的Rb-Sr、全岩等时线年龄约为200 Ma(韩宝福等,1993;王季亮等,1994)。岩体在地表出露面积约20 km2,呈南北延长的不规则椭圆状 3 地球化学和年代学 主要造岩矿物的化学成分(表1)分析是在日本早稻田大学JEOL JAX 733电子探针和北京大学EPM-810Q电子探针上完成的,两台仪器的分析结果非常一致。硅钛铈铁矿是在北京大学的电子探针上用波谱方法分析的(表2) 全岩样品的主要元素和稀土元素含量是在北京大学用ICP-AES方法测定的,其中Na2O和K2O含量用火焰光度计法进行检查和校正。其它微量元素含量分析是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的理学3070E X荧光光谱仪(XRF)上完成的,Ga含量测定采用Ogasawara(1991)的方法。表3给出了全岩的化学成分。 RbSr和Sm-Nd同位素(表4)测定是在日本冈山大学地球内部研究中心Finnigan MAT 261质谱仪上完成的,采用Kagami(1987)的方法。NBS-987Sr标准样品的87Sr/86Sr测定值为0.710244±17(2σ,n=13),Rb、Sr本底分别小于0 25ng和0.52ng87Sr/86Sr,测定值相对于86Sr/88Sr,=0.1 194标准化。日本地质调查所玄武岩标准样品JB-1 A的143Nd/144Nd测定值为0.512814±10(2σ,n=5),该标准样品的143Nd/144Nd=0.512786相当于Nd标准样品BCR-1的143Nd/144Nd=0.512638(Kagamir et al.,1989)。Sm、Nd本底分别小于0.1ng和0.4ng,143Nd/144Nd测定值相对于146Nd/144Nd=0.7219标准化,再相对于BCR-1的143Nd/144Nd=0.512640 (Wasserburg et al,1981)进行校正,以消除同位素分馏的影响。全岩Rb-Sr,等时线计算采用Ludwig (1995)的Isoplot程序,87Rb的衰变常数为1.42×10-11/a,输入的87R/86Sr和87Sr/86Sr,比值的误差分别为2%和0.02%εNdand fSm/Nd的符号意义见Depaolo and Wasserburg(1976),147Sm的衰变常数为6.54×10-12/a 采用常规方法从岩石样品中分离锆石。颗粒锆石U-Pb定年是在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用同位素稀释法完成的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