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道教正一派365问道教正一派365问
1、什么是道教?
道教以黄老之“道”为最高信仰,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为太上老君”以《道德经》、《度人经》等为主要经典。“道”者,天地之源,人性之本,万物之根,仁德之质,自然之理;“教”者,传授、引导之意。“道教”,就是净化心灵之教,道德之教,真理之教。
2、我国道教是怎么形成的?
我国道教的形成至今已有1900余年的历史。创立者是东汉时期的张道陵在鹤鸣山、青城山等地设立24治,标志着道教正式形成教团组织。后来张角在河北创立了太平道,但是并不是正统道教教团。公元4世纪以后,在一些杰出人物的努力下,道教在科仪、组织、经典、理论等方面都开始走向成熟。在流传和发展过程中,道教又不断分出各种派别,遍布于中国各地。道教主要流传于汉族的民众之中,在一些少数民族如白、壮、纳西等族中也有流传。中国以外如朝鲜、日本、德国、法国、英国、美国以及东南亚等地也有广泛的传播。
3、为什么说道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宗教?
道教不仅为汉民族所信奉,也为许多少数民族所信奉。道教在其产生和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中华民族的许许多多传统的思想文化都汇集在道教文化当中,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许多方面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道教的内涵已深深烙印在中华民族的各种文化之中,因此,它对于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以及民族性格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4、道教对人类社会有哪些贡献?
与其它宗教相比,道教对人类社会的伟大贡献,不仅仅在于其讲述真理和人性的方式不同,使学者认识和实践真理的方法不同,道教的最伟大之处,是重视生命的可贵,认为天人合一,遵循人与自然地和谐。并阐明了道德(精神文明)的本质,为人类社会和万物的和谐,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5、什么是道教三祖?
道教思想起源于黄帝,乃尊黄帝为始祖;道教教义奠基于老子,故以老子为道祖;教团建立始于张陵,以张陵为教祖,是谓道教三祖。
6、道教哲学是根据什么学说来的?
道教哲学是由道家基于易理而来,易之无极生太极,太极生阴阳两仪,而生四象,而成八卦。由阴阳二气变合,而生五行(木、火、土、金、水五气)。而此五行,布于十方,运于四时,化育万物,变化而无穷尽。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谓道之理,即太极阴阳的原理也。
7、全真教的创始人是谁?
东汉人张道陵是中国本土宗教一一道教的创立者,是正一派祖师。而全真教的创始人,则是金代的王重阳。因王自题其庵为“全真堂”,故“全真”派名自此始。
8、全真教教义有什么特点?
全真道的教义,总体上来看仍继承钟离权、吕洞宾的内丹思想,但又有独到之处。首先,王重阳认为道、儒、释的核心都是“道”,无有差别,所以主张三教合一。他的弟子们也继承了这一主张,力倡三教平等。其次,全真道以“全精、全气、全神”为成仙证真的最高境界。在修炼上,确定了修心见性以期成仙证真的修炼原则,又主张炼化精、气、神以结丹成仙,是性命双修与传统内丹的结合。王重阳撰写的《立教十五论》,比较全面地提出“苦己利人”的宗教实践原则,强调“苦己利人”不仅是宗教道德要求,而且是成仙得道的重要条件,要求道士必须出家住庵,不准有妻室,形成了与过去主张符箓、烧炼、斋醮等旧道派均不相同的特色。
9、正一派在历史上有哪些派别?
正一派是道教最早形成的道教派别,以龙虎山为发源地,后在长期的传播中逐渐形成上清派、神霄派、清微派、天心派、东华派等。在元明之后这些派别又逐渐融入正一派中.
10、正一派在龙虎山有哪三大祖庭?
正一派在龙虎山的传递历史中逐渐留下三大祖庭,嗣汉天师府为天师居住的地方;正一观,为天师炼丹所在;大上清宫,为天师演道传法之处。
11、三十代天师张继先生平是如何的?
三十代天师张继先是天师道自祖天师张道陵创教二千年以来63位天师当中成就最高、对其后来的正一派道教、乃至民间教派影响最大的一位的天师。宋元佑七年(公元1092)十月二十日生於龙虎山蒙谷庵,到五岁还不会说话,一日,因听鸡叫而开口赋诗,曰:「灵鸡有五德,冠巨不离身,五更张大口,唤醒梦中人」,次日竟坐碧莲花上。张继先九岁嗣三十代天师,十三岁即蒙北宋徽宗皇帝召见。公元1126年金人南下,张继先提笔作颂:「一面青铜镜,数重苍玉山,恍然夜地发,移跻洞天间,宝殿香云合,无人万相闲,西山下红日,烟雨落潜潜」,颂毕,溘然而化,年仅三十四岁,首都汴京随即失陷,徽钦二帝被掳,北宋灭亡。16年之后,公元1141年南宋高宗绍兴十一年,张继先天师示现真身於四川青城山,遇神霄派道士萨守坚於峡口,师传授符法,指点道妙,乃修书一封,并鞋履一只,令萨守坚送抵江西龙虎山天师府,当时甫嗣教还不到一年的三十二代天师张守真见之甚异,乃叫人前往泗洲,打开张继先天师藏蜕蛰墓,只见鞋履一只存焉(事见《汉天师世家》卷三)。虽说早逝,然他修炼精湛,已臻化境,聚则成形,化则为照,出有入无,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