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尤昭玲教授论治胎漏与肺动脉不安
尤兆玲教授是湖南省中医药大学博士点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从事中西医结合妇产科临床、教学、科研30余年, 在妇科疾病诊疗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随师临诊, 体会到尤教授在诊治妇科疾病方面经验颇为丰富, 且具有独到的见解。其从“补肾健脾, 宁心安胎”的学术思想指导下诊治胎漏、胎动不安, 往往屡验屡效。现将尤教授的这一学术思想及诊治经验介绍如下, 以飨同仁。
胎漏,动胞宫失摄
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 时下时止而无腰酸腹痛者, 称为胎漏。若妊娠期仅有腰酸腹痛、下腹坠胀, 或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者, 称为胎动不安。胎漏, 胎动不安是堕胎、小产的先兆。西医学称为先兆流产, 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导致胎漏、胎动不安的原因, 古人论述颇多。《诸病源候论》则已有对胎漏、胎动不安病机的简单论述:“漏胎者……冲任气虚, 则胞内泄漏”。“胎动不安者, 多因劳役气力或触冒冷热, 或饮食不适, 或居处失宜”。并认识到本病的发病有母体和胎元两方面原因:“其母有疾以动胎”和“胎有不牢固以病母”。《妇人大全良方》云:“妊妇下血……食少气倦, 此气虚不能摄血也。”“妇人妊娠常胎动不安者, 由冲任经虚, 胞门、子户受胎不实故也。并有饮酒、房事过度, 有所损动不安者。”朱丹溪说:“胎漏多因于血热, 然亦有气虚血少者。”明代张景岳更认识到非独母体因素, 父方因素亦可导致本病的发生。“若父气薄弱, 胎有不能全受, 而血之漏者, 乃以精血俱亏, 而生子必萎小, 此阳之衰也。”《女科经纶》说:“然亦有胎本不固, 因房事不节, 先漏血而胎堕者”, 并引《产宝百问》言:“妊娠成形, 胎息未实, 或因房事惊触, 劳力过度, 伤动胞胎, 或因食毒物, 致令子宫虚滑, 经血淋漓”。对胎漏、胎动不安病因病机的认识已渐趋完备一般认为其发病多与父母先天不足、肾气虚弱, 或脾弱中虚、血热伤胎, 或房事失节等有关, 但终导致冲任损伤, 胎元不固, 方能发病。其中尤以肾不固胎, 脾失摄养为发病关键。尤教授认为, 心肾、胞宫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因“胞脉者上系于心”、“心主定神, 肾藏精”正常情况下, 心火下降于肾使肾水不寒, 肾水上济于心使心火不亢, 心肾相交, 水火既济。而胞宫则是其交济的场所, 胞宫的藏泻是建立在心肾相济的基础上, 心血肾精由胞脉输注达于胞宫, 经孕乃可正常。加之患者因担心腹痛、阴道出血损及胎儿易致心烦、心神不宁等症。《慎斋遗书》指出:“欲补肾者先宁心, 使心得降, 肾始实”, 此与西医学的镇静安神治疗同理。故尤昭玲教授对于胎漏、胎动不安患者的治疗, 在补肾方药中必加健脾益气的药品, 其寓意不在健脾, 而重在补气, “疏得一分气, 养得一分胎”, 同时勿忘对心的调理, 予以宁心安神, 心气下降, 心肾交济, 胎元始能稳固。
养肝安胎—验案举隅
患者, 女, 26岁, 已婚。停经52天, 阴道少量出血2天, 伴下腹隐痛1天。末次月经2009年4月15日。6月5日发现阴道出血, 量少, 色淡红, 质清稀, 并伴有小腹空坠而痛, 偶感腰酸, 感神疲肢倦, 心烦少寐, 舌质淡红, 苔薄白, 脉细滑。治法:补肾健脾, 宁心安胎。药用:桑寄生10g, 菟丝子10g, 党参15g, 黄芪15g, 白术15g, 莲子心10g, 苎麻根10g, 紫苏梗10g, 石斛15g, 甘草5g。7剂, 每日1剂, 水煎服。服药后复诊, 诉服第3剂后阴道流血停止, 药尽后余症消失。
该患者孕早期出现阴道流血, 伴小腹空坠而痛, 偶感腰酸, 神疲肢倦等, 结合舌质淡红, 苔薄白, 脉细滑, 可知乃脾肾亏虚之证。但患者尚见心烦少寐之症, 知其尚兼有心火上炎之病机, 因此以补肾健脾, 宁心安胎法治之。方中桑寄生味苦甘性平, 可补肝肾, 安胎元, 《景岳全书》云:“桑寄生, 主女子血热崩中胎漏, 固血安胎”, 《本经逢原》记载:“古圣触物取象, 以其寓形榕木, 与子受母气无异, 故为安胎圣药”。菟丝子味辛甘性平, 治肾虚体弱, 可平补肾阴肾阳, 补而不燥, 滋而不腻, 与桑寄生相伍, 共为君药。党参味甘性平, 有补气益血的作用, 且能和脾胃而促进新陈代谢。《本经》将其列为上品, 主治“续绝伤, 补不足, 益气力, 肥健人”, 可作为广泛的补益药, 《本草正义》谓其“健脾而不燥, 养血而不滋腻, 能鼓舞清阳, 振动中气而无刚燥之弊”。黄芪味甘性微温, 归脾、肺经, 能补脾肺之气, 为补气之要药。《本草逢原》载:“黄芪能补五脏诸虚, 治脉弦自汗, 泻阴火, 去肺热, 无汗则发, 有汗则止。”白术苦、甘、温, 归脾、胃经, 有补气健脾和安胎之功。三药合用健脾益气安胎为臣药, 且三药与桑寄生、菟丝合用补肾益气兼以补脾, 肾主先天, 脾主后天, 肾脾合治, 先后天气血双补, 从先天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