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油气长输管道的技术发展与现状
1 油气长输管道敷设技术
管道运输是能源运输的主要手段。管道在现代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在输送水、油、气、煤以及通信、供电、交通、运输和排水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成为现代工业和城镇生活的大动脉, 因而被称为生命线工程。
按照《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将压力管道按其用途划分为工业管道、公用管道和长输管道。工业管道是指工业企业所属的用于运输工艺介质的工艺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和其他辅助管道, 主要集中在石化炼油、冶金、化工、电力等行业;公用管道是指城镇范围内用于公用事业或民用的燃气管道和热力管道;长输管道是指产地、储存库、使用单位之间的用于运输商品介质的管道, 主要是原油管道、天然气管道、油田集输管道和成品油管道。
近年来,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能源需求的增长及能源结构的调整, 我国油气长输管道敷设量与日俱增, 管道建设的技术也不断向前发展。穿越、跨越技术是管道敷设技术中的难点问题。在穿越技术方面, 主要有定向钻、隧道敷设、大开挖直埋3种。在跨越技术方面, 大型跨越工程主要采用梁式管桥、斜拉索管桥、悬索管桥和索托管桥。
目前, 世界上建成的各种管道的长度已超过250×104km, 管道的建设与发展已有规律可循。管道已成为世界能源运输的主要方式, 其总长度已超过了世界铁路的总里程, 并且发达国家和中东产油区的油品运输现已全部实现了管道化, 至今发达国家的原油管输量占总输量的80%, 天然气管输量达95%;而我国自1958年克拉玛依至独山子第一条输油管道和1963年四川巴渝第一条输气管道的建成, 至今所建的油气长输管道总计约为2.4×104km, 其中直径为377mm以上的管道不足1.5×104km, 处于初步的发展时期, 管道事故率比工业发达国家高出数倍。事故的原因主要有设计原因、制造原因、安装原因、管理不善、腐蚀等。
我国自1959年建成新疆克拉玛依至独山子输油管道以来, 随着大庆、胜利、四川、华北、中原、青海、塔里木和吐哈等油气田的相继开发建设, 油气管道建设事业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截至目前,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北油南运”、“西油东进”、“西气东输”、“海气登陆”的油气输送格局。我国的重点管道工程项目如下:
3 中国油气管道技术现状
3.1 管输设施及管道自动化技术攻关取得了重大进展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随着原油长输管道的建设, 我国的原油管输技术不断发展, 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和技术改造, 逐渐缩小了与国外先进国家的差距, 一些研究及应用成果已达到或接近了世界水平, 近年先后建成的东营-黄岛复线、库尔勒-鄯善原油管道和铁岭-大连、铁岭-秦皇岛等管道的技术改造, 集中体现了我国长输管道已达到的技术水平。主要成果如下:除了马惠宁输油管道外, 我国主要输油干线都实现了密闭输送;易凝高粘原油添加降凝剂改性输送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低输量运行的加热及加剂综合处理输送工艺具有世界领先水平;降凝剂、减阻剂性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大落差地段输油成功;管道用管等级达到X65;节能降耗配套技术攻关取得显著效果, 管输综合能耗从1995年的556k J/ (t·km) 降至目前的437k J/ (t·km) ;自行设计、制造的长输管道输油用高效泵效率可达84%;原油直接式加热炉效率达91%;90年代后新建的管道, 均采用SCADA系统, 管道自动化控制系统与管道同步投产。
“九五”期间建成的库尔勒-鄯善输油管道代表了我国原油管道的技术现状, 该管道全长475km, 管径为E 610mm, 设计输量为500×104~1000×104t/a。其技术特点为, 采用API X65等级钢材;设计采用加降凝剂常温输送工艺;首站设置了在线原油倾点和黏度检测装置, 可根据检测结果调整加剂输送参数, 确保管道安全。管道自动化控制技术采用SCADA系统;管道经过高差达1665m的觉罗塔格山地, 通过合理设置减压站解决了大落差地段对管道运行可能造成的危害;综合能耗为176k J/ (t·km) , 用人指标仅为0.18人/km。
目前我国已掌握了国际上通用的常温输送、加热输送、加剂输送、顺序输送、间歇输送及密闭输送等各种先进的管输工艺。特别高凝点、高黏度、高含蜡原油的加热输送, 原油热处理以及加剂输送等方面已达国际水平。通过不断的摸索与实践, 我国在埋地金属管道和储罐的防腐保温、阴极保护和腐蚀探测等研究领域也接近国际水平。
3.2 兰-成-渝管道
20世纪90年代后期, 随着成品油管道的建设, 我国成品油管道输送研究有了进一步发展, 先后开展了成品油顺序输送水力计算、批量跟踪等方面的研究及运行管理软件的开发, 但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我国成品油管道除格-拉管道采用“旁接油罐”顺序输送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