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专家纳为信先生晚年的生平事迹.docxVIP

回族专家纳为信先生晚年的生平事迹.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回族专家纳为信先生晚年的生平事迹 几天前,我得知朋友纳伟欣于2004年12月27日突然出现脑溢血发作,不幸去世。这是始料不及的事情。两个月前,在北京他女儿纳芳(我的学生)家里,我们还相聚交流回族学研究中的有关问题。看上去,他当时身体挺健康,精神矍铄,思维清晰,谈笑风趣。谁知他就这样走了,让人深感悲痛和惋惜。 我与先生平日并不多见,但交往过程己有六、七年时间了。在研究回族学的共同目标与交流中,彼此非常熟悉,并结下深厚友情。先生博通古今,著书立说,忠厚为人,慈祥和蔼,有长者之风,给我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他的辞世,使我夫去了一位尊敬的朋友,回族学界失去了一位勤奋耕耘、颇有建树的穆斯林学者。 纳为信君,经名尔萨,云南通海县人。1934年8月出生在该县著名“回族之乡”——纳家营一个世代以手工业生产为生的穆斯林之家。这里是元代著名回回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后裔聚居的地方,世世代代流传着赞颂这位伟人的生动故事。由于受环境和家庭的影响,纳为信君从小便在心底里植下浓浓的民族情结,养成正直、诚信和求真的品德。作为赛典赤的后裔,由此也培育和激励了他后来勤奋好学,仰慕祖先,追根溯源,系统研究这位伟大政治家的历史功绩,以及其子孙后代的历史与现状,执着于回族学的研究事业。 据介绍,纳为信君于新中国成立之初,毕业于北京原铁道学校桥梁系第一期,即分配入伍当了铁道兵,专事文化宣传工作。1954年转业回到家乡云南民族学院(即云南民族大学,下同)从事民族教育工作,曾担任该校汉语文化部教研组组长。1958年初,他响应组织的号召和决定,下放滇西地区双江县文教科及该县第一中学,献身支边、支教,一干就是20多年。一直到1980年他才回到云南民族学院,被分配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未实现他当初要求从事教学的宿愿。但在国家改革开放大潮推动下,回族学术研究事业勃勃发展,由此他萌发了仰慕先人赛典赤治滇业绩,便悄静地踏入回族研究领域。在这所民族教育高等学府,他在努力完成各种行政工作任务的同时,废寝忘食、孜孜不倦地求索,把有限的业余时间,几乎完全投入到赛典赤的研究中。10多年间,纳为信君查阅了上百种中外历史文献资料,寻访了赛典赤当年治滇所留遗址、遗存,收集了不少民间口碑资料、家谱、碑刻,而且不断走访专家学者求教,经过探访、查询、思考和分析,终于完成了他的心血之作《元咸阳王赛典赤·赡思丁世家》一书及多篇学术文章。 赛典赤·赡思丁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后裔,中国回族赛义德家族的始祖,元代一位享有盛誉的政治家。公元13世纪初,他从中亚东来中国,曾出任元朝中书省平章政事,晚年受元世祖忽必烈派遣行省云南。他治滇六年,政绩卓著,公元1279年献身任上,被追封“咸阳王”。他去世时“百姓巷哭”,至今仍被各族人民怀念。 《元咸阳王赛典赤·赡思丁世家》是纳先生研究赛典赤氏的学术专著,共八章近25万字,有赛典赤墓照等15帧,赛典赤来华路线示意和纳家营历史略图,附录赛典赤家谱摘抄和元朝皇帝颁发的几份诏书等。该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赛典赤·赡思丁一生的历史功绩,以及其长子元延安王纳速拉丁、雍国公忽辛、孙淮阴王伯颜、奉元王伯颜察儿、江浙行省平章政事乌马儿的生平和历史功绩。书中指出,赛典赤·赡思丁主政云南期间,建行省,开创了中国行省建制;他团结各族人民,发展经济文化;兴办教育,开创了云南儒学教育的历史;首建清真寺,使伊斯兰教在云贵地区传播开来。作者指出,当年在赛典赤主持下,修建的海口闸、松花坝堤以及金汁河等水利工程,至今仍在发挥效益。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书中破译家谱材料,结合中外历史文献立论,对赛典赤来华之前,在中亚的历史及其先世进行了深入考查和分析,指出中国赛义德家族属伊斯兰教哈里发阿里系载德——叶海亚支。赛氏23世祖查法儿引导中亚坛合赤·布格拉汗萨土克(?-955)皈顺伊斯兰教而开创了突厥语民族信奉伊斯兰教的先河。其子孙创建布哈拉王国,史称阿里系;26世祖纳只门丁·所非尔即布哈拉国阿儿思兰汗;28世祖王储苏祖沙普古公纳(亦译为苏丹沙·鲁古曼·纳赛尔)流亡西域海押立,入为哈刺鲁部部主,改尊号“仳古汗”为“阿儿思兰汗”,传至赛典赤。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中亚,过海押立,赛典赤率千骑加入蒙古西征军,于1224年来到中国。从而填补了赛典赤来华之前,他在中亚的历史阙疑。另外,作者认为,赛典赤的生年,应当以民国初年柯劭文心著《新元史》记载的1201年为准,不该是学术界认为的1211年。这一新见解与家谱记载大致相符。与此同时,纳为信君在书中还深入分析研究了赛氏父子治理云南,致力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写道:“13世纪70年代由赛典赤发起的社会变革,在云南中心地区废除了奴隶制度,确立了封建社会,促进了云南地区社会生产的空前发展。” 立足现实,研究历史,也是该书的一个优点。书中最后一章,介绍和论述了家乡纳家营的历史与现状。他不回避历史上

文档评论(0)

liummmsss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